姥姥对天主的道理懂得也颇多,虽说一生饱经风霜,历经艰难,但她始终保持着坚忍和乐观的心态。就说姥姥和姥爷的婚姻吧!纯属门不当、户不对,姥爷当时可是纯粹的贫农,但因着姥爷忠厚善良,姥姥才甘受贫苦跟了姥爷。
我的姥姥孙二秀,1896年生于太原沙沟村的一个富豪之家,自幼虔诚事主。她胸襟豁达、开朗直率,从不与人计较是非。妙龄之时,突破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竟选择了她家的长工张根贵为夫。
年高德劭的老人,是我老公的姥姥。姥姥虽然已有97岁高龄,但思维清晰,生活基本自理。因为姥姥的孩子们住得远,又都步入老年,只能轮流把姥姥接到家中照顾。年前的一天,我和小姑子被公婆打发去接姥姥过年。
我来自传统的教友家庭,从小跟着姥姥长大,自幼看到她每天端跪默默念经的身影(那是在动乱年代),跟着她受到的是宽恕、含忍、奉献的教育。
姥姥生了八个孩子,六个女儿,两个儿子。外公死的早,姥姥一直一个人生活。每次儿女去接她老人家,她总是推辞说,一个人过得挺好,让儿女好好过日子,不用惦记她。
姥姥离开我们快百日了,这位老寿星太累了,就连天主也舍不得让他的这个女儿太累,接她回去了。姥姥生于晚清一个老教友家中,16岁时嫁到阳曲孟家做了这个家的长媳。谁都知道阳曲孟家出神父多、家族热心。
姥姥的父家、母家均是几代的老教友,这样,姥姥一出生便领洗。姥姥十八岁嫁给姥爷。姥爷家是兰州新城望族,家里有很多土地,还开烟坊。过去,兰州水烟闻名天下。
送葬的车队缓缓的向前移动着,姥姥领着儿女们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走到一个让她所有的亲人都看不到她的地方,姥姥虽然走了,但是她平凡的生活习惯和仁爱慈善的行为,还有她在生活中感悟出来的哲理会永远印记在我的心里
这是家住河北邢台刘文华老人,我姥姥的一天。小时的姥姥,逃荒和家人走散,无家可归,由修女办的婴孩院。在那里接受了教育,也经历了贫穷和战争,在最困难的时候,是主救了她。
八十年代堂门开,教友个个笑开怀,姥姥乐得像小孩,勤望弥撒每一台。天色未亮就起床,堂门未开她先来,若比饺子和好菜,灵粮可是她最爱。忠心耿耿保血脉,呕心沥血把根栽。孙辈都由奶奶带,吃喝穿戴里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