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教授7月14日应马来亚大学及大马科学院之邀在马大主讲的一场题为“对称与物理”的学术座谈会上指出,“尽管宗教与科学进行研究的方法不一样,惟两者始终还是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奇妙。”
这趟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最终将引领我们“殊途同归”,携手迈向那万物共生、天下大同的光明未来。
而这些命题不正和文德尔班、罗素等西方哲学领域的“精神救赎”殊途同归吗?只不过,陈晓旭把答案形而上地归结到宗教信仰而已。
初级入门教育和持续培育是不同的,因为要求不同方式和时间,但却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最终是为了辅祭门徒的生活,爱上主、始终如一地追随他。这一发现和发挥圣召作用的过程有着明确的目标:福传。
张士江神父代表北方进德讲了话,他说,虽然我们信仰不同,但我们可以殊途同归,共同为社会人群做贡献。
:16)当我们得以走向天主时,我们的选择不是第一因,这也是基督宗教和其它宗教的一个重大差别(基督宗教是神来寻找人,其它宗教则是人去寻找神),天主以不同的方式引导不同的人从不同的道路去寻找他,最后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这种轻利重义的观念在东西方文明中有着殊途同归的解析。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董仲舒说:“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
来访的法师和神父都说:虽然大家的信仰不一样,但却殊途同归,我们倡导宗教和睦、社会和谐;我们共同的愿望是让人类充分享受天主的博爱,佛陀的慈悲,为这些残障弃婴们献爱心、做好事,他们也是我们的孩子。
星云大师在追忆先走的单枢机时曾指出宗教界的「殊途同归」概念:「我与单枢机如同家人般,各有所需,各有所信,大家都友好,究竟殊途同归。」
两位圣人的生活方式可谓大相径庭,但殊途同归于爱天主爱人和为基督福音作证。教会强调传教有不同的方式,特别是在现代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中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