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神父的理念是:教会如果有100个教友,要求100个教友传福音。
弥撒中神父的讲道也是非常精彩。主日早弥撒读的是玛窦福音,伯多禄问耶稣:“主,如果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该原谅他七次吗?”耶稣说:“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
他曾鼓励和支持刘德兴、袁伟明和钟志坚三位中国籍神父深造,攻读博士或研究生学位。林主教又在教区设立了两年制大专“教理教师课程”和“教友神学课程”合共四期,造就教理专业人材约300人。
4.多人见证说,他们见过复活的耶稣保禄宗徒写到,伯多禄、雅各伯等十二使徒和其他五百多人(许多当事人那时还活着),以及他本人都见过复活的基督(格前15:5-8)。
如果认为他的离去是屈从于外部压力或内斗的结果,那是对本笃十六世的强硬性格、教宗职位和权限以及他近期身体衰老加剧缺乏认识,从而将他视为逃避责任的人;或者是对罗马教宗作为基督在世代表和伯多禄的继承人在天主教会中的至高地位缺乏了解
伯多禄看到这样的情景,自认为自己跟从了主,比这个富少年不知要好多少倍,就对主说看,我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你;那么,将来我们可得到什么呢?(玛19:27)他以为自己肯定要多得赏赐。
事实上,在更早之前,主耶稣和西满伯多禄之间,曾经发生严厉和强烈的争执。伯多禄在宣示他承认耶稣是基督、是天主子之后,却拒绝接受耶稣所作出祂受难和被钉死的宣告。
直到东汉赵岐在《孟子注疏》中,第一次这样解释: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最大的收获是:有一位主内姊妹陈霞(基督教徒),我们可以结伴去教堂作礼拜、唱诗歌、共同分享圣经;学习期间我有幸得到来自台湾辅仁神学院的神学博士房志荣神父的帮助,顺利完成学业。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八日,先教宗保禄六世将二十一位乌干达殉道者封列为普世教会圣人。 他们是布甘达(今乌干达)国王的侍从,从非洲传教会传教士手中领受了基督信仰,皈依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