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本笃会的修道院里,仍然将每年3月21日作为圣本笃的纪念日,因为这一天他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去世。(编注:在1970年以前的《罗马总历》中,他的纪念节日是3月21日。
拉瓦西枢机勾勒出一幅圣经图像﹐表达教宗本笃十六世未来与教会同在的方式﹐将如同旧约「出谷纪」记载梅瑟在以色列人于勒非丁和阿玛肋克人作战时﹐站在高冈上注视着这场战事。
耶路撒冷大公会议中有抵拒圣神行动的双重阻力:一重阻力是有人以为「耶稣只为选民而来」;另一重阻力是有人想把梅瑟法律,包括割损在内,全加诸在已归化的外邦人身上。教宗指出,当时「这一切极为混乱」。
几只小鸟瑟缩在笼子里,寒冷和恐惧使它们全身都在颤抖。他拦住那个男孩问道:“孩子,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只不过是几只上了年纪的野鸟。”男孩回答说。“那你要把它们怎么样呢?”神父又问。
就如今天第二篇读经里说的,圣人们「是在走近熙雍山和永生天主之城,在那里有千万天使的盛会……」,会感到自己的一点德行和成就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他是罗马公民,生长于塔尔索城的犹太人,生下八天就受了割损礼,受他父亲以梅瑟的法律和祖先的遗训教导,有相当的希腊文化基础,家中经济基础较好,他也会编制帐幔,也曾到耶路撒冷一位大司祭那里研读圣经,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才
教宗说耶稣是新梅瑟,他在山上坐下,开始宣讲神贫、哀恸、饥渴慕义、怜悯、心里洁净、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
同时,天主也藉着梅瑟对不孝敬父母之人,发出了严厉的警告,以至到致死的地步,‘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了父亲或母亲的,应处以死刑。’。
接着,由B班发起人钟神父、B班第一任班主任邱修女以及B班学员代表分别发言,回顾了十年来B班所做的爱心探访工作,爱心探访中受助的人员派出三位代表做了分享和见证。
我想起了德兰修女的一次经历。印度人口众多,许多穷苦人家养不起过多的孩子,或因未婚产子,便把生下的孩子丢弃或人为地扼杀。在修女们居住地的门口,有时一天之中就会发现十多个弃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