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训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强调做人应该对他人、对社会有报恩思想。常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典,才会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公民。
阮蒙席的牧灵激情促使他不断自问怎样在此类境地中保护和分享基督信仰,包括在越南社会所面临的动荡不安局势下。在此背景下,未来的新枢机还对政治当局和权势阶层具有意义。
1988年底,笔者应金鲁贤主教邀请从佘山修院到光启社服务。
但我们基督徒不是悲观论者,这个社会是有希望的。只要我们谦虚自己、潜心思考,不人云亦云、不固执己见,先建立起天主创造万有的观念、然后把基督的精神付诸实践,我们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邝炳钊著,《雅歌1-20篇——称颂顾念人的天主》,香港:明道社有限公司,2009年4月,第58-59页)。
我很同意他的一个看法以现在的标准而论,新中国历史上讨论“”甚至会使用某种“式”仍然包含着,由此被如果将对话理解为一种观念,则一定会超越具体的宗教传统、神学研究和学术话语,而让更多的大众和整个社会去分享,
2003年上海光启社出版了《姚景星神父译作集》。姚公笔耕不辍、桃李满天下,为中国教会培养了大量人才,可谓司铎圣召培育及文字福传工作的佼佼者,一本百科全书。
只是他们的消耗不是在工作岗位上而已,因此葡萄园外的人间社会对这部分的体力支出,是决不认账的,也自然不会计算在工资之内了。
(来源:号角报;翻译及整合:周嘉颖;原载:天新社、CatholicWorldReport)
在台北教区担任过《教友生活周刊》社的指导神士,常同教友们交谈,无意中留下不少名言。为给他人创建一个美满的家庭,他在美国东纽瓦克就写下了《家庭教育》一书,几个国家的电台为他专栏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