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礼仪的第一篇读经选自圣保禄宗徒致斐理伯书。圣保禄写道:“凡以前对我有益的事,我如今为了基督,都看作是损失。⋯⋯为了祂,我自愿损失一切,拿一切当废物,为赚得基督。”
圣保禄愿意使这个成为基督徒行为的基本法则。他说:“上主的神在那里,那里就有自由(格后3:17)。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自由的基督徒,是有着天主圣神的人。这是一非常特殊的自由,完全不同于通常理解的自由。
然而,我们人这一美丽的维度,性的维度,爱的维度,并不是没有危险的,以至于圣保禄早在《格林多前书》中就不得不处理这个问题。
答:依我看,这表达绝对是访谈的中心图像,因为表达一种教会观:一个极强烈的图像,其中谈及世界中有受伤的人,有救人生命的需要,不仅医治如教宗说的高胆固醇或甘油三酯。
在圣神父前,修士必须做到一件事情:即他们必须成为以天主为生活中心的人。他们必须是祈祷的人并喜欢天主的事情。有人会说,这是很明显的事。
保禄二世所颁布的“两千年大禧年诏令—————降生奥迹”中,清楚指出:我们应格外看重天主圣言耶稣基督降生的奥迹,因为耶稣基督是地地道道的真天主与真人,他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他更是我们历史的中心和主宰
教宗举例说,首先必须知道每个儿童都渴望被置於中心,因为他需要感到受保护。教宗说:我们也必须把耶稣置於生命的中心,晓得有责任保护祂,虽然这似乎有点自相矛盾。
宗教帮助人类明白人的中心不在他自己内。我们应该寻求至高者,关注我们身边的近人。因此,人需要宗教,以实现他的终极目标;宗教是人趋善避恶的指南针,负有教育的职责。
也应该是神父们生活的中心部分,尤其在艰困的时刻,在那些须要做的事务似乎占优先地位时。”教宗指出,做门徒的应该跟随耶稣走十字架的道路,要失去自己以能够在基督内重新找到自己。
洪总主教八月十三日离开会场比约七世天主教中心前对天亚社说:「我不断收到短讯和来电,问『你在哪里?』」他说:「我感到好像牧者被召回看顾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