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西满、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那样,人人都会时而劳累却苦无成果,有时满载而归,辛劳得到回报。在每个圣召的经历中,即使在我们一无所获的时刻,天主也会与我们相遇,赐给我们喜乐,满足我们的生活。
恳求保守洁德之恩的祈祷主耶稣基督,我灵的伴侣,我心所喜悦的,我跪拜在祢面前,热切地祈祷,恳求祢让我能坚持到底,每天在信德中成长。喔!
饶家驹,法国洛林人,就是那个都德《最后一课》里叙述的“曾经法国,后来德国”的地方。他说法语,内心有“都德式”亡国之痛,饶家驹的恻隐得到濒临亡国的华人之心。
马可·波罗、孟高维诺主教、和德理神父被称为“元代天主教三大柱石”,都是意大利人。第二,馆内有利玛窦神父像,以及与徐光启的“徐利论道”画像。
教会非常高兴地宣布拉里奥拉教区前主教安杰莱利蒙席、方济各住院会会士卡洛斯·莫里亚斯神父和‘信德与恩宠’团体成员加布瑞·隆戈维神父、为人父的平信徒文切斯劳·佩德内拉为真福
教宗谈到德肋撒修女,她清楚知道对食粮、兄弟情谊和对天主的渴望。她的一生依靠两个不可分割的支柱:即在圣体圣事和在穷人中降生成人的耶稣。德肋撒修女在圣体圣事和穷人中与耶稣相遇。
教宗诚挚地感谢在这和平进程中作出巨大贡献的艾爱智德团体。
教宗勉励在场人士效法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她是照顾临终病患的典范。教宗说,德肋撒修女的一生都在分担病患的痛苦,承认和尊重他们的人性尊严,使死亡变得更有人性。
教宗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让我们关掉电视,放下手机,抵拒闲言碎语和言语暴力,并且与耶稣一起在「爱德之路」上走向我们周遭的「许多荒野」,拥抱穷人、年长者和遭遗弃的人。
因此,自身的卑微不幸和义德不足,成了向天国、向天主的慈悲敞开心扉的良机。慈悲是基督信仰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