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若望保禄二世於1986年在亚西西发起首次跨宗教和平会晤。30年後,教宗方济各说:今天,各宗教的信徒都聚集在亚西西。他们不是为了参观一场表演,而是为了祈祷,为和平祈祷。
教宗引述《一百周年》(Centesimusannus)通谕说,1991年,面对压迫政治体系的垮台和市场的逐步融合,今天我们称之为全球化,圣若望保禄二世觉察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四处扩张的危险,这种意识形态忽视边缘化现象
耶稣爱了世上属於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若十三1)。教宗指出,主耶稣知道自己即将被出卖,被犹达斯交付於恶人,但祂仍然爱到底,为我们每个人舍弃性命。
(若14:6)主还说:我给你们所讲论的话,就是神,就是生命。
当天的《福音》记述复活的耶稣在湖边与伯多禄的一场谈话(若廿一15-19),这位门徒正是在湖边蒙受了耶稣的召叫。在主耶稣复活的氛围中,这是一次朋友之间心平气和的谈话。
教会生活若失去与世界和文化的真实接触,就会陷入一种私密的宗教,与真实生活脱节,导致诸多负面问题。
这是跟随圣若望保禄二世的脚步,基於尊重每个人和每个公民社会价值观的和睦共处。因此,合众之力修和便更加具体和稳固;若缺乏真诚的修和承诺,一切和平的努力都将徒劳无功。
导演若没有一颗赤诚的心,给他再多的投资和资源,也驾驭不了一部好戏。基督徒若没有一颗良善的心,给他再多的聪明才智,也会挥霍殆尽,走不到天国。细看这个被快餐文化腐蚀的世界,多么缺少一个认真的吴京。
「泰泽让我扩阔信仰领域,感受合一精神,若没有泰泽的生活体验,就难以体会宗教间的和而不同,真正融入对方的宗教生活。」
当天的《若望福音》记载,耶稣在最後的晚餐中向门徒们告别,说了很多动人的话,做了两个具有制度意义的举动。对门徒和即将到来的教会而言,这两个举动可以说是祂的教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