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省思了当天福音的内容(玛三1-12)。他说,洗者若翰是位“憎恶伪善的人”。
(玛十六16)”(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这是教宗方济各8月20日主日在念《三钟经》前,省思当天福音内容(参阅玛:十五21-28)时所说的一段话。本主日福音向我们讲述了耶稣与一位迦南妇女相遇的动人事迹。
接着,泊松主教回到该主日的福音:比喻中的一名儿子虽然最初拒绝去父亲的葡萄园里工作(参阅:玛廿一28-29),但他一开始的拒绝并不重要。
(玛7:6)耶稣所说祭献的圣物是人们用来表达敬神的虔敬之物,是指精神价值中的崇高感;珍珠被人们视为美中珍品,这里指的是物质价值中的美感。
(玛28:19)圣保禄宗徒在福传中也以这样的话警示自己:“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前9:16)我们中国有13亿人,而现在认识天主的人(教友)不到1%。
我们既身为基督的仆人、基督的弟兄、基督的同继承人,有机会时,要探访基督,照顾基督,周济基督,给基督衣穿,欢迎基督,并尊敬基督;不但像某些人一样,只供于饮食;也不像玛丽*德莲一样,只愿傅抹香油;也不像若瑟*阿黎玛一样
耶稣的话不会落空,“天地要过去,但是我的话决不会过去”(玛24:35)。他与我们天天在一起,但我们是否曾留意到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的这一位呢?
观塘玛利诺书院牧民工作者林咏茵表示,“校方早前与青委会合办天主教同学会干事培育营,分担了我的工作”。“青委干事具相当经验,能协助学生成长”。
与基督相遇是一件不可轻视的事,这些朝圣人士应该像在厄玛乌路上与基督相遇的两个门徒返回耶路撒冷一样,怀着喜乐与感恩的心返回自己的家,告诉人们基督已经复活,而且显现了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