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花莲教区神职研习会,我和神职弟兄相聚时,有段时间是每位神父分享自己当地牧灵工作的情况和生活经验。其中,有位神父说,花莲教区本地的原住民神父,有位年轻同伴离开我们先去面见天主,他就是包新庆神父。
他以生动的比喻和适切的节奏,清楚地在每一个阶段提供分类解说,并融入圣依纳爵、圣奥斯定、圣女大德兰、圣十字若望等伟大圣人及灵修大师对于祈祷、神操、默观、聆听、补赎及意识省察的洞见。
当时因时局动荡,初学院迁到了马尼拉,我们乘飞机抵菲后,继续灵修课程,与当地的初学生一起生活。直到1950年9月8号,在当地初发圣愿,继续学习。
同仁等籍隶康藏,万里来京,大义所在,不敢后死,爰成立抗日救国会,以与我全国同胞同立一条战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除另电我六百万康藏父老兄弟姐妹,共膺斯义,为政府后盾外,特此电达,尚祈全国同胞以必死之心,救危亡之国
在这一年中,教宗邀请我们一方面致力于默观慈悲奥迹,因为我们的救恩依靠这奥迹(M.V.,2);另一方面用心注视慈悲,好使我们更能成为天主在我们生命中行动的有效标记(M.V.,3)。
即使你有三头六臂,也救不了那些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开人世。可是有时候,那些平时不大注意到这种不幸的人们,都不得不注意,面对人间的不幸。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发生特大天灾的时候。
认识耶稣,接纳他做我们的救主和生命的主,我们就有机会抵达那个永恒的天国!
然而,真正使他们成为门徒的是主耶稣本人,是主耶稣进入他们的生命,使他们的生命因而丰盈富足,也是因着耶稣的引领,使他们找到方向、得到救恩。
杨玛丽知道了他的这情况,就立刻跪在天主面前,求天主快来救他。第二天一大早,她赶去他家,才知道在她头天晚上为他祈祷的时候,正是他渐渐醒过来的时候,后来他还和看护他的家人平平安安地睡了一夜。
不久出院后,主的救恩一直如影随形,我平安快乐地生活着,犹如活在上主的怀抱中。我经常去病院看望那些无家可归的最小的弟兄姐妹们,我想这应该也是基督徒爱人精神的一种传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