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在弥撒大祭中,先举行圣道礼仪,再举行圣体祭献。教会如此安排,因为她知道:没有天主的圣言,我们的信仰便无根据;没有圣体神粮,我们的信仰便是空泛的,理论的,无生命的。
基督徒每次参与弥撒圣祭,不是为了“尽教友的责任”,而是为了“领受生命之粮”,保持幸福的生活。
其实,基督徒每天的祈祷,每天参与弥撒圣祭,就是“回归天国的生活”,而基督徒每天的生活,就是祈祷生活的流溢。因着跟随主耶稣,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就是“天国在世上的果实”。
每一次参与弥撒圣祭时,我们和在主耶稣位格上的主教神父一起向众人宣告:“你们大家拿去吃,这就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你们大家拿去喝,这就是我的血,新而永久的盟约之血,将为你们和众人倾流……”;这就是降生在我们每个人生命的主耶稣基督的生活
1984年圣神降临节,我在中国北方某地参与了一台弥撒圣祭。在大弥撒中主祭的主教和辅祭的两位神父都是结了婚的,但圣堂里却挤满了教友,既有地上的,也有地下的,其他神父(也是结了婚的)在听告解。
教友们以圣洗圣事和基督结为一体,成了天主的子民,以其自有的方式,分沾基督的司祭、先知及王道的职务,在个人分内,执行整个基督子民在教会内与在世界上的使命。
献祭是从挪亚开始的,似是指杀羔羊献祭以赎罪称义的事。如此等等。新约有因信称义之说,耶稣也自称神的羔羊。凡远离恶行悔改信耶稣并按照耶稣的话所行的人可称之为义人。
他的妻子却对他说:如果上主有意叫我们死,必定不会悦纳我们的手所献的全燔祭和素祭,必不会使我们看见这些事,也不会使我们听到像现在这样的话,(民13:23)显然她对上主的认识更正确,她也及时提出了更正。
(6)‘天主像耶稣’,那么,圣父就像耶稣一样,是一位甘愿在圣体柜内等待我们的天主;大司祭耶稣每天在祭台上为世界人类奉献自己、白白施恩,那么,圣父的双手也常向我们伸展,就在今天,在我所面对的一切特定情况内
因此心灵关怀的修女们设计了一些活动,例如:歌曲、舞蹈、故事、小品等,在活动中把人应具备的诚信、感恩、殷勤等品格穿插进去,这些活动有时是修女们表演,有时是孩子们自己表演,这样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