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有许多「通过筛选」、度过危机的人物,而且他们正是通过考验的经历完成了救恩史。教宗列举的圣经人物包括:亚巴郎、梅瑟、厄里亚、洗者若翰、保禄宗徒和耶稣本人。
放下手机,断掉网络,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研读圣经,聆听天主的教诲,不为世俗扰乱心智,因为耶稣明明白白地告诉过我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也不要为身体忧虑,穿什么。因为生命胜于食物,身体胜于衣服。
更名本源于圣经,在圣经中的男人或女人被赋予新名字以表明他们在救恩史中的特殊角色,如撒辣依改名撒辣,亚巴郎改为亚伯拉罕,西满改成伯多禄,扫禄则名为保禄等等。
主耶稣在《圣经》中教导我们:“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玛5∶9)就是要求我们坚持正义持守仁爱,努力缔造一个和平与和谐的社会。
本该在天主跟前作一名天主的好女儿,可恰恰相反,在这五十多年的岁月里只顾肉身生活,为世俗奔忙,年轻时上班忙于工作和生养儿女,退休后是忙予家务,从来没有把恭敬天主放在第一位,更谈不上看圣经及作福传工作。
圣经上说:“天主给人多,向人索取的也多。”关于智慧,谁不想聪明能干呢?而仁慈的天父却不是平均分配智力的,祂自由地给每个人不等量的智慧,我们怎能埋怨上天不公呢?
教宗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缺少礼仪,就是「没有基督」的基督信仰,只讲求内在的信仰,而礼仪、圣经和圣事乃是达致与基督相遇的「具体媒介」,基督「透过圣事的标记临在于圣神内」。
我以后就去当神父把大爱献给更多的人……时光飞逝疫情开始啦,疫情开始时浩铭回堂弟家,我要求他们兄弟三人每天坚持大声朗读德训篇、箴言每日一章,孩子逐渐长大,压力也越来越重,我担心他,就每天坚持在他回来后以夹杂着川味的普通话大声朗读圣经
以天主的行动为先教义部的文件指出,“教会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根源,从中汲取她的存在和作出见证的生命活力,即由《圣经》和圣传所证实的天主圣言,以及在礼仪中所举行的圣事,并通过这些圣事,不断被引向基督逾越的奥迹
其实,在旧约时代,天主圣子就已经在地上工作,旧约圣经有时称祂为上主的使者,这使者接受敬拜,并且接受献祭,雅各伯,以色列人等都称之为神或者主(参创48:15-16,列2:1-5,6:11-2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