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人慈悲,每个人善尽本分,和睦相处;对朋友慈悲,多一份鼓励与理解,少一些谴责与评判;对有需要的人慈悲,多一份怜爱,少一些冷漠……禧年虽然虽然落幕,但我们基督徒的新生活才正式开始
属灵的基督徒应该敢于和罪恶说不,刚强地将那虚掩的门从里面牢牢锁住,但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天主的恩宠。人都愿意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人,但事实上,人都有弱点。所以,为了维护完美,弱点只能极力掩饰。
教宗指出,「各个教育单位,包括家庭、学校、基督徒团体、运动和文化机构都蒙召促进道德和法律意识,指引人们采取诚实、安详且团结的生活模式,逐步克胜恶,并为善铺平道路。
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这句:『我在这里』;为承行上主的旨意,不断回应『我在这里』,一而再,再而三。诵读圣经,寻找人们对天主的回应,看他们如何回应,是件美好的事:我在这里,我来为承行祢的旨意。」
现在到了「人类历史的转捩点」,我们基督徒和所有善心人士必须有所行动。为此,教宗鼓励众人效法福音比喻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而非那两个不顾垂死伤患的司祭和肋未人(参阅:路十30-37)。
实际上,基督徒的希望不会在困难面前止步,因为这希望建立在天主丝毫不减的忠信上。天主是忠信的;祂是一位忠信的父亲,一位忠信的朋友,一位忠信的盟友。
基督徒的作风就是寻求圆满,接受自谦的圆满,跟随基督走这条路。这条路不易行,多坎坷。那麽,这条我舍弃一切好能获得一切的道路有什麽的标记呢?我们在第一篇读经中听到,‘你要眉欢眼笑地光荣上主。
我们基督徒需要成为耶稣拯救人灵的勇兵,坚振圣事赋予了我们各种智慧和恩宠,给了我们福传的能力和责任,因此,我们也需要寻找机遇,抓住机会,拿起祈祷和宣讲的武器,争分夺秒为基督抢夺灵魂,让更多的人认识天主,走进教会
母亲身上的优质品德常常影响着我们,作为基督徒来讲,信仰人生的道路上应该具有很好的素质,这素质体现在我们世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神父说,不幸的是,多个世纪以来,基督徒认为是犹太人把耶稣置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