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长久喜悦,且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有的说,幸福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与“客观”、和外界环境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人说,幸福就是能被别人所尊重,且有能力为别人付出;有人说,幸福就是常能保持心灵的纯善、
服务乃是“参与和效法天主行事的风范”,因为天主是“善、全部的善、至高的善”,祂只是“白白地爱和施恩,不求任何己益”。
教宗预计下午4点抵达该堂区,他将接见患病和残疾的人,问候即将初领圣体和领坚振的儿童与青年,以及新慕道团体。教宗将为几个人施行告解圣事,然后主持弥撒圣祭。教宗预计晚上八点返回梵蒂冈。
下午,教宗拜访一所难民营,探望被收容的儿童。
他颁布谕令,儿童从7岁起就能领圣体,成年信徒可以每日领圣体。他推行的所有革新都是以在基督内重整一切为指南。一个世纪后,教宗方济各同样推行革新,内容当然很不一样。
庇护十世则鼓励信友常领圣体,降低了儿童领圣体的年龄,这正是因为他把圣体圣事看作是使信友不断地接近基督的途径。问:这么说,圣庇护十世是位革新者教宗了?
教宗接着问候了病人、去年领洗的儿童,并为5名信友办告解。然后,他主持弥撒圣祭,在讲道中解释了基督徒圣诞节喜乐的深层意义。
我们想想他们所面对的一切窘迫,狭窄的生活环境,缺乏生存空间,他们在许多地方被迫同住一处,分享所有日常必需用品;我们想想那里的卫生设施,以及儿童、病人和年迈长者的生活条件。
奥萨总主教强调,家庭是儿童的首位老师,如果各国真的想在青年接触到极端意识形态之前抓住他们的心,就得为他们的父母提供适当的帮助。
第二种基督徒听到别人求救的呼声,却叫求救者不要作声,如同门徒们阻止儿童接近耶稣,以免打扰师傅。教宗表示,这种人认为「师傅是他们的,只属於他们,而不属於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