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道:基督徒的希望正是从耶稣这种反对人类死亡的态度而获得的:如果说死亡临在於受造界内,但它却是一种损害天主爱的计划的伤痛,救主耶稣愿意治癒它。《福音》记述一个名叫雅依洛的父亲,他的女儿患了重病。
圣经被称为福音喜讯好消息,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得到救恩,都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平安和与神益。因此,为他人治愈神形困惑及创伤则显得特别重要。
教宗方济各今日上午在圣玛尔大之家(CasasantaMarta)主持晨间弥撒,他阐释了今日读经一依撒意亚先知书(58,1-9a)的段落,指出了天主中意的真正的斋戒是什么:解除不义的锁链,废除轭上的绳索,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
总之,我们心中要时时聆听主耶稣的教导,祈祷圣神引领,不断克服妨碍信仰成长的不良情绪,以爱还爱,也以爱还恨,以爱还仇,使自己的心灵总能在天主恩赐的平安喜乐中获得益处。
这是一个蒙受祝福和释放的过程,是真正的憩息,因为只有在天主内我们才能获得灵魂的歇息,救恩来自于天主。教宗继续解释道:为了走上这条路,我们需要与近人建立关系,首先从天主借由耶稣基督所彰显的爱开始。
为提高教友家庭信仰,家庭亲子关系、特别是亲子培育,天主教晋城教会信仰培育组特别邀请到获得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心理学临床专业及精神卫生双专业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河北师范大学心理专家申双英老师
此外,我们在祈祷时不要像外邦人一样,因为他们以为只要多言,便可获得垂允(玛六7)。教宗说:许多基督徒以为祈祷就是‘像鹦鹉那样对天主说话’。绝非如此!要发自内心,以心灵来祈祷。
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离黄河仅几公里的村庄经济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腰包鼓了,生活富裕了,过上好日子了,人人脸上洋溢着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粮食危机、气候变暖等因素导致许多人很难获得食物和饮水。为此,“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战略性措施,同贫困做斗争、促进各地的农业发展。因为,许多富裕国家的穷人比例也在增加”。
信德启示我们:人生并非为了攫取财富、获得荣耀、享受现世快乐,而是为了承行天父旨意,寻求天主光荣,用生活过程中的实际行动,完成天主爱的使命——救自己和别人的灵魂进入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