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尊严一词方面,教宗重申他在《众位弟兄》通谕里开宗明义的一段话:「我热切期盼在这个时代,我们能够认清每一个人的尊严,从而在普世重新唤起对兄弟情谊的渴望。」
笔者在这里想说的是,在身体和年龄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不仅要在圣灰礼仪当天守好斋,而且要主动对照耶稣的教导、教会的要求,包括《天主十诫》《圣教四规》,反省自己的生活,是否偏离过或正在偏离信仰的轨道,发自内心地为了念想耶稣为我们所受的苦难和罪孽深重的自己赎罪而守斋
他们刊载在《国际社会经济学报》的论文认为,人们是否「笃信宗教」取决于对社会及精神利益的认知。随着人们的寿命渐长,年青人对死后的事并不怎样关注。
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镜子不单单是那些用铜、玻璃或表面光滑的物质做成的能照见形象的器具,还可以是人或其他事物。镜子的用途也不仅仅局限于用来照人的面貌,还可以照出人的品德、修养乃至灵魂。
这次攻击事件是「波可哈兰」组织的报复行动,这一伊斯兰恐怖组织为在尼日利亚传播伊斯兰教而战斗。伊斯兰合作组织谴责了攻击行动。关于这可怕的攻击事件,本台访问阿布贾总主教奥洛兰费米。
耶稣如此引起那些肩负教育或引导责任的人注意,包括人灵的牧者、公权力的执行者、立法人员、教师、父母,呼吁他们意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始终分辨正确的道路,以便于引领他人。」
(宗3:5)由上述经文,可引出以下数点反思:1、施舍与帮助人的时候,如果只给了物质上的帮助,而没有把耶稣给人,其结果:被爱者所经验的仅是人的爱,感激的是施爱的人,所得到的仅是有限的帮助。
一个可容纳5千人的广场,或许将有4倍之多的群众挤满在整个周围。这预估是教宗方济各7月14日主日在冈道尔夫堡主持三钟经活动时涌入的人数。
不仅是因为这句话和耶稣当年的教导很像,更是因为,在这个满怀怒意的关头,我才理解了这句话内含的力量和意义。
现在许多圣堂甚至家庭都会在将临期放一个花环,叫做将临圈或将临环,它是用常青树枝编成的圆圈或花冠,圈上置四支蜡烛可悬挂在屋顶上或放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