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屋后我说明了来意,并表示对他福传工作的敬意,他很谦逊地说:“是天主的大能召叫了信友,是教友们听命于上主,为主做奉献与见证。”
(玛28:19-20a)这是对宗徒的训诲,同时也包括我们这些修道的人,邀请我们在铎职生涯中做好福传和牧灵工作,让更多的人领洗进教认识天主。这就是我的神圣使命和生活目标。
在这一意义上,最后这一项祈祷又把我们领回到天主经的前三项祈祷:在“救我们于凶恶”的祈祷中,我们最终所求的无非是祈求天国的来临,奉行天主的旨意,愿天主的名受显扬而已。
在国际纷争不断的当下,它描绘出一个通向世界和平与和谐的美好愿景。为此,本刊也期望以自身特色成为一幅新时代的“万国全图”。
我只要与他们交谈几句,那些我们根本不曾想过的愿景和需求便出现在我们面前”。
(玛七7-8)教宗表示,「这些美好的话语满载了伟大而费力的许诺。然而,我们应当问自己:我是否认真对待这些话语?如果我恳求天主,祂真的会俯听我的请求吗?我要是寻求祂,会找到祂吗?
随后,教宗的思绪转向位于欧洲的心脏、“匈牙利跳跃的灵性中心”,即鲍诺哈尔玛(Pannonhalma)隐修院。
圣史玛窦证实了关于玛利亚和圣神的这一基本事实,说玛利亚“因圣神有孕的事已显示出来”(1:18)。教会接受了这个启示的事实,并很快将其定为其信仰条文的核心。
想想慈父的故事所叙述的,他在等待他离家的儿子:他坚忍地忍受着痛苦,一看到他回来就拥抱他(路15:21);或者小麦和莠子的比喻,上主来临前不急于根除恶,以致没有损失什么(玛13:29-30)。
由圣经中的共鸣交织在一起的谢主曲,展现出玛丽亚不愿唱“唱经班之外”的歌颂,而是与以色列的先祖共鸣,颂扬她对卑微弱小者的同情,那些耶稣宣讲时提到的“有福”的卑微弱小者(参玛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