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堂参与弥撒是以心灵和耶稣相遇,是在心灵深处和耶稣交谈。信友在圣堂内应该静静地、默默地以心灵来朝拜,或祈求,或感谢,或倾诉,或聆听,静默让我们与主相遇,静默也给圣殿增添几分神圣氛围,让信友归心祈祷。
教宗解释道,这显示出耶稣“完全自由地”摆脱了尘世间对名望和荣耀的欲望。教宗强调,所有的基督徒都需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效法这种为他人服务的使命,而不是贪求认可、敬重和掌声。
起初,我动员她信天主,结果她说,她不信天主,她信耶稣,然后我就说,耶稣都被十字架钉死了,老太太一听有道理,就跟我到堂里复活节那天领洗入教了。
就如同两千年来,只要教会秉承耶稣的福音精神而开展其交托的牧灵和福传使命时,各种诟病、诋毁、抵制甚至仇恨和迫害总会随之而来。但,教会之所以为教会,不就是为了忠于天国愿景和福音教导而存在吗?
这关系到教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耶稣的门徒团体生来就是使徒和福传者。
我正准备离去,这时又有10元钱递到了她的手中,刚才的一幕又开始重演,但却不同的是,只听他说:“不用谢我,你应谢谢耶稣我们的主,是他让我来帮助你的。”那女人问:“耶稣是谁呀?好让我去谢谢他。”
看到躺在地上的耶稣了吧?看到司铎脚下那片殷红的鲜血了吧?看到耶稣周围甚至他身上的带血的脚印了吧?朋友,你明白这幅图要表达的是什么吗?
那时,耶稣正在一个名叫西满的法利塞人家里做客。这些人愿意邀请耶稣来家里做客,因为耶稣受到群众的好评,视祂为一位大先知。当他们坐下来吃午饭时,闯进来一个城里人人皆知的妇人,一个罪妇。
教宗方济各以此强调培育司铎的重要性,好使他们做良善的听告解者,明白这项牧职的重要性。
这个基金会以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东方之光》宗座牧函命名,旨在推动与东方教会基督信徒的合一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