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里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太,无论遇到怎样恶劣的天气,她总是拎着一个包,早早走进教堂,点了圣水,跪在跪凳上,从包里取出老花镜、念珠、祈祷本。当教堂集体祈祷或唱歌时,她随着大家诵祷或唱歌,从不东张西望。
午后,小区里多了不少乘凉人,自然有了打扑克下象棋和其他爱好者的围观。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观看者之间争论起来,为各自的理由各持己见。围观者的执着令参与者羞愧。而参与者爱犯的毛病就是指责和挑衅。
据神父介绍,两者之间的第一个困难非关政治,而是语言文化上的:虽然在耶路撒冷,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却有两个不同的文化世界,生活节奏也不同,在建立联系方面有困难,也许有一些心理上的抗拒主动去找邻居,但这些可以克服
他对子女和晚辈总是和蔼的,但言出必行,每说一句话都是有分量的。记忆中到姥爷家,迎来的总是热情和关心,问长问短,当我们学习或做事中有丁点儿进步时,常会得到表扬和宣扬。
我们必须牢记若望宗徒的训诫:谁若拥有今世的财物,看见自己的弟兄有急难却硬着心肠,置之不理,天主的爱怎么能存在他的心内?
若然每次领受圣体时都能有这样的体验,又何尝不可呢?」为了使所收集的意见更显平衡,我又问了一位较年轻的信友。
信仰给高峰带来的是喜乐,他的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从不抱怨天主,他常说:我常年瘫痪在床,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和天主交谈,专务祈祷。
我是家里的大姐,下边有四个弟一个妹,加上奶奶,共9口人。上世纪六十年代日子过得很苦,吃不饱穿不暖,虽这样,全家每天都会念经祈祷,坚持我们的信仰。
教宗省思道:我们有许多需要奔跑的理由:这经常只是因为我们有许多需要做的事,时间永远不够用。有时我们得加快步伐,因为一些新的、美好和有趣的东西在吸引著我们。有时我们奔跑却是为了逃避一种威胁,一种危险。
教会面对不认同她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人,有哪些话要说呢?答:教会显然要作出以福音为本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