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在困惑中徘徊的弟兄姐妹们随旅行团去马来西亚,有幸去某堂区游览,出于好奇购得一本《圣经》。
(谷11:24)可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抱怨天主没有俯听他们的祈祷,所求恩典得不到实现等等,对天主也失去了信心。人总是这样,总爱把权利留给自己,把责任推给他人。
应完整地学习圣经,包括在弥撒中从不诵读的部分,不可有所省略。总共约需120周左右的时间,即旧约二年,新约一年。每周由10—15人组成的小组学习会,每次约需时间两小时,其参加的人数最多不应超过20人。
此外,我想谈一点感受:教宗与基利尔宗主教的会晤是大公运动进程中的一个历史性时刻,但那也只是与一个人的会面。教宗将在墨西哥城与那里的2000万居民会晤,随後几天还将会晤更多的人。
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以新约中的慈悲为主题,表明使人得救的是慈悲。教宗指出,耶稣宣讲的核心是慈悲,祂是天父慈悲的具体工具。我们众人都应效法加尔各答圣德肋撒修女,成为慈悲的匠人。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指出,不认识天主的温柔的人也不明白基督信仰教义。当天福音记述亡羊的比喻,説明上主不停地寻找我们,并为找到我们而充满喜乐。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从《新约》的观点论述基督徒的希望,指明基督徒的希望正是在生活中期待永远与上主同在。教宗解释说,我们众人都畏惧死亡,但复活是一个以耶稣的复活为依据的可靠事实。
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表明我们确认众人的得救乃在於希望。
因此,我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把水置於中心地位,记得我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义务,肩负起与权利相称且不可推卸责任。教宗认为当务之急是培育年轻一代,让他们知道此现实的严重性,以及此巨大风险的缘由。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6月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我们在悲伤痛苦的逆境中,在羞辱面前,都要选择祈祷、忍耐和盼望之路;在美好时刻,我们则要当心虚荣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