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若望福音中,有这样的一个记载,也就是拉匝禄的故事(若11)。拉匝禄死了,但因着耶稣的命令,他又起死回生,继续他尘世的生活。这确实充分显示了天主子对死亡的权力,但它却与复活的宣报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据圣若瑟堂主任司铎谈雷涛神父介绍:“认识陈发义神父后,我曾邀请他协助本堂区每周六晚6点的英文感恩祭礼仪,约一年之久。陈神父很受大家的欢迎和喜爱。
武而文神父面对二次建堂新形势,他仍然精神不减当年,依靠青年神父马宁和广大教友,群策群力于2013年完成了圣堂主体工程,采用高层水泥钢筋框架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比原教堂增加面积平方米,上下两层并用,可容纳千人以上的教友
(马明旺转自《上党晚报》、《山西晚报》,有删改)
主教像当年马相伯办教育那样,倾己所有兴教传福音。买下那处山坡后马上开始植树绿化,种了1500棵橄榄树,800棵柿子树和龙眼树。又过了一段时间,圣母第三次向主教说:时候到了。
但爱母心切,这一切我都顾不了了,我把一切都交给了天主并马上到北京接父母。感谢天主,母亲一路没有感到丝毫不适。这事本身不就是天主与我们同行的奇迹吗?能守护病重的母亲,主圆了我的梦。
2011年1月14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接见圣座宣圣部部长安杰罗·阿马托枢机时正式批准了宣圣部颁布因天主之仆若望·保禄二世转祷而奇迹痊愈法令。
这个世上处处都有难以理解的事,如果真想要去理解一切,那得有把大海的水用贝壳舀到马蹄印里的能力。所以,没必要费时费力地去理那些想不通的事儿。做人,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我们绝不能只在自己觉得舒服、畅快、心情好的时候才甘愿承行天主的旨意,在异常轻松中执行他的命令,这样我们也就成了马骏声神父在他所著的《神修学》中所描述的那种矛盾现象:总是想背没有痛苦的十字架,想戴没有刺的茨冠
还在佛罗伦萨的时候,“由于我感到有些疲乏,所以我奉命应该把脚浸在芥末水里,亚松达修女总不许我洗脚,要让她来替我洗……”(马森匝修女的证词)她有德兰一样的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