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知道,耶稣一直走在我们的城市里,穿梭在祂的子民中,为让所有人都载入唯一的救恩史。
耶稣曾说:我们不要阻碍善的东西,反而要帮助它,使它成长。教宗强调,幸福和成圣与微小的举动有关。《马尔谷福音》记载:谁如果因你们属於基督,而给你们一杯水喝,他决不会失掉他的赏报(九41)。
他说,艾尔多枢机在报告的第一段提出一个场景:耶稣见到众人就动了怜悯的心。艾尔多枢机提醒我们,这个场景适用於《工作文件》和世界主教会议进程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愿意与耶稣一起注视眼前的世界。
况且,人的所有致命弱点都源于自己的内心,正如耶稣所说的:因为恶念、凶杀、奸淫、邪淫、盗窃、妄证、毁谤都发自内心(玛15:19)。我们又何尝没有产生过类似的丑恶?
当我静下心享受与天主独处的时光时,我深刻体会到蒙召跟随耶稣是一种奥妙和特恩,也是天主对我的一份特有的爱情。
当人们把在犯奸的时候被捉住的女人带到耶稣面前时,记住主耶稣是怎样对那些人说的:你们中谁没有罪,先向她投石吧!结果,那些人都走了,没有留下一个。看来,他们并不比那个女人好多少。
还有像慈父般的好牧人,他无不在关心着我们,像耶稣一样成为我们生命的导师,把我们这些小羊带领到天主台前。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倍加感谢天主、感谢团体。因为这里不仅是我生活的至亲,更是我灵魂的至亲。
教宗特别强调,福音中耶稣没有用自己的话回答魔鬼,而是引用天主圣言、以《圣经》上的话作答,因为与魔鬼无法对话!因为它总会辩赢我们,我们只有依靠天主圣言的力量才能击败魔鬼!我们选择了耶稣,而不是魔鬼。
我们经过圣洗圣事後,就不再是分离的个体,而成了处在共融中的男女,蒙召在世上做共融的匠人;因为耶稣不仅为我们建立了教会,也把我们建筑为教会。教会对我们而言不是一个工具,我们本身就是教会。
(梵蒂冈电台讯)耶稣在穷人身上与我们相遇。教宗方济各5月18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公开接见活动。他在要理讲授中谈到富人与拉匝禄的比喻,解释了慈悲与贫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