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参加和平聚会(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0月20日晚参加了圣艾智德团体举办的第34届国际和平祈祷聚会,主题为:没有人能独自获救。各宗教领袖和教宗方济各在罗马市中心举行了一系列祈祷活动,并发表讲话。
再说共同利益,正如公害给我们揭示了什么是公益那样,疫情让我们看到,在共同利益下我们需要的是团体,而不仅是市场。医疗、学校和安全不能被置于盈利规则之下。”
裴主教在弥撒讲道中提到,在今天纪念拉特朗大殿奉献的日子,李洪冬·保禄修士被授予执事圣秩,这的确是一个真正的祭祀,这个“奉献”不仅是修士自己以及他的父母呈给天主的,其实也是整个教会团体的“奉献”。
如果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移民问题,我们就能挑战个人和团体的良知。因此,不应将移民视为可利用和廉价的工具,而要凭著权利和义务“接纳”他们。
尤其是那些承担责任的人:父母、教育工作者、神职人员、团体的负责人,他们应该像亚巴郎和梅瑟一样有时必须在天主面前“保护”那些托付于他们手中的人。
教宗举出一些关怀的典范,首先是初期教会的基督徒,他们效法耶稣度彼此分享的生活,“让他们中没有一个贫乏的人,并努力把他们的团体变成向人类各种境遇开放的款待之家,乐于承担起照顾最脆弱者的责任”。
其中包括增加和简化签证的发放、采行个人和团体的保护计划、为较脆弱的难民敞开人道主义通道,并提供合适及像样的居所。此外,“也应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提供基本服务和公道待遇。
举例而言,我们若是能保护潮湿地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保障小型农业的灌溉,改善农村和低收入团体的适应能力,确保水源的供应,那么他们必将从中获益」、减轻负担。
库图‧霍拉伊以主教的身份谦逊而坚毅地带领当地团体:在他的领导之下,受洗者人数增长了超过20%,司铎圣召人数也与日俱增,而且增长的幅度超越了大修院所能接纳的数量。
值此紧急关头,圣座启动了「愿祢受赞颂行动平台」,在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问世五周年的特别纪念年结束之际,开启一段为期七年的旅程,邀请各地教区、堂区、教会团体、平信徒善会,以及医院、医疗中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