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这段福音章节具有重大的象徵意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处於巴尔提买的境遇。失明使他陷入贫困,生活在城镇的边缘,全靠他人的接济过活。罪也产生同样的後果:罪使我们贫乏又孤立。
手册的内容包括线上祈祷、近期世界主教会议的实例,以及用于同道偕行进程的词典。这“不是一本谈规则的书”,而是“用来支持每个地方教会各种努力的指南”。
他的生活以圣体圣事为核心,每天花很多时间朝拜圣体、静默祈祷,感受到唯有临在于圣体内的耶稣能使自己接近很多非基督徒的弟兄姊妹。
上主赐予我们的希望不使我们与他人分离,也不叫我们诋毁他人的名誉或排斥他们。这希望绝对不叫人失望,因为它牢不可破,它的基础是天主对我们每个人的爱,比一切可能存在的事物都更加可靠和保险。
前一天下午,教宗方济各打电话给东正教科普特礼教会领袖塔瓦德罗斯二世(TawadrosII)宗主教,对科普特礼教会所遭遇的不幸表示深切的悲痛,并许诺将在17日的清晨弥撒中为遇难者奉献弥撒。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新闻室2月7日上午公布并介绍了教宗方济各2017年四旬期文告,主题是:圣言是一份恩典;他人是一份恩典。教宗指出,我们遇到的每个人都是一份恩典,都应受到款待、尊重和爱护。
教宗方济各11月4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追思弥撒,纪念在过去的一年中去世的枢机和主教们,在弥撒讲道中强调了上述思想。教宗提到,在这些亡者中有的“死于新冠肺炎,艰难的处境加重了他们的痛苦”。
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施行慈悲善工的意义,这一次谈及基督徒应照顾病人和探望囚犯,做天主慈悲的工具。耶稣在3年的公开使命中接触了许多病人,祂还治好了伯多禄的岳母。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1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基督徒必须愿意被天父吸引到耶稣那里,成为祂的子女;心灵向天主开放才有能力接纳圣神带来的新意。
教宗表明,我们领受了天主的宽恕后,「遂能给予宽恕」。因此,自身的卑微不幸和义德不足,成了向天国、向天主的慈悲敞开心扉的良机。慈悲是基督信仰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