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纠正这种错谬,愿大家一齐同我探讨第一个问题:“天主之爱”在行为中的涵义。 “天主之爱”是一种需要信仰和努力的意志行为。
她出生数日后,父亲便因信仰问题锒铛入狱,母亲每日以泪洗面。父亲出狱后又赶上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重新被揪了出来,没完没了地被批斗和游街。在恐怖和压抑中,马宝琴读完了小学,再也没有了升学的机会。
这个对我而言如此简单的问题,不知已经困扰了老人家多少年,也许半个世纪她都在痛苦地纠结着,直到今天我来到这里,她内心才得以释然。还有多少教友与这位老人家有着同样情况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这里的神父,传道员,普通教友和一些外教朋友,所见所闻总结起来,觉得交河教会的复兴,除了天主的做工,神父的辛勤耕耘以外,另有三个亮点在本文该向读者叙述清楚。
(路十六31)现在,富人真正的问题出现了。他的病原就在于他没有留心听天主的话。到头来,他不再爱天主,也越来越轻视他的邻人。上主的圣言是活泼有力的,能转变人心,引领人们回到天主面前。
从此以后,李泽琦学会了换位思考,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时,她不再发脾气,而是多了一份爱心和耐心,循循善导。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近宜昌天主教堂的陈润华姊妹,用心感受她从救主耶稣那里领受的恩赐,重温她一心信靠上主、尽力回报主恩的故事。
信德:目前西开堂对外开放,堂区付出很大的人力物力,有没有想过收取门票的问题?张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收费,确确实实有朋友建议我这样做,而且政府部门也找过我,说是教堂需要装修,要我收费,我拒绝了。
丁神父生前因为心脏问题,十几年前就写了遗嘱,后历经生活不同的际遇,修改遗嘱两、三次。最近再次修改,他说:我们要彼此拥抱,因为我们彼此尊重、信任,自然地就会表达关怀之意。
这问题可能源自人们生活的状况,或者也许是因为人们与自己缺点作斗争时的纠结。然而,我们若相信造物主甚至关心着我们之中最卑微的人,我们就必会愿意与天主相处,并去度祂召叫我们去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