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保禄所选择的目光激励他在福音与异教世界之间打开一条通道,在古代世界最著名的场所之一阿勒约帕哥树立了将信仰讯息本地化的杰出榜样,向朝拜偶像的人宣讲耶稣基督。
教宗引用了福音中荡子回头的比喻,阐明那位父亲之所以能从远方看见小儿子,是因为他站在高处等待,期盼看到儿子回家。这便是慈父心肠。当小儿子开口忏悔时,这位慈父堵住他的嘴巴并欢宴庆祝。
教宗继续表示,福音中提到的“山”让我们想到西乃山,天主在这座山上将十诫交给梅瑟。现在“耶稣则开始教导一项新法律:成为贫穷的人、温良的人、怜悯人的人……。这些‘新诫命’远远超过规范。
《宗徒大事录》记载,伯多禄和若望有「胆量」宣讲福音,这份胆量正是《致希伯来人书》中勉励基督徒的:「千万不要丧失那使你们可得大赏报的勇敢信心。」
当天的福音记述复活主显现给厄玛乌的两位门徒(路廿四13-35),教宗指出,如果我们停止“沿著以自我为中心的轨道运行”,接受那只有与天主相遇才能产生转变的步调,从悲伤过渡到喜乐是可能的。
教宗从《马尔谷福音》中耶里哥瞎眼的乞丐巴尔提买谈起。这名瞎子听见耶稣的来临,多次呼唤祂,恳求祂的怜悯。
在当天的福音中,耶稣表示,受派遣而来的护慰者圣神「必要教训门徒们一切,也要使他们想起,耶稣对他们所说的一切」(参阅:若十四21-26)。教宗指出,「这是有关圣神的许诺。
(参阅:宗一8)今天的世界受苦受伤,「世人需要我们把耶稣带给他们,需要我们的福音见证」。而「我们只有仰赖圣神的德能」,才能为耶稣的福音作见证。
当天主日福音记载耶稣受洗的事迹(参阅:谷一7-11)。教宗提到成年的耶稣和祂在家庭中度过的30年“隐居生活”,“祂服从父母的命令、学习和工作”。
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敦促艰辛传教归来的宗徒们休息一会儿(谷六30-34)。教宗指出,这是宝贵的教导:耶稣没有喋喋不休地询问他们,而是为他们的疲劳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