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团圆,中国人最讲究一个福字,我们基督徒可以以此作为分享福音的入口,向教外的亲友们阐明真正的福及福的源头,借此引导他们归向天主。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字,使我们赖以得救的。
而这也促使了我后来在给孩子们讲课时开始提醒他们所具有的福传使命。说起来也奇怪,当时就有很多小孩子响应号召,表示要向自己的同学讲自己在教堂所听的小耶稣的故事。
2002年10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又在玫瑰经欢喜、痛苦、荣福三份的基础上增添了光明一份,使其内容更加充实完善。故此,我们都应当格外重视,常常诵念,以获神形大益。
(梵蒂冈新闻网)家庭牧灵不是理论,而应与人的创伤和困境挂钩,不是“精英人物”的专利,也托付给平信徒夫妻和有子女的家庭,他们是“福传的积极主角”,婚姻使命的有力见证人,该当得到适当的培育。
星云大师还与罗光总主教、丁松筠神父(Fr.MartinsonJerry,SJ)、马天赐神父(Fr.PouletMathis,SJ)等神长有友好交往及美妙合作,也与他们是好朋友。
我说:我一直在病中生活,疾病困扰不能从事社会什么工作,在家照顾老伴,她也长远病缠身;没有什么喜好,只是爱读圣经、“信德”,写一点见证文字福传……他说:那好,那好!
有一次,我听神父讲道,他说:请大家用一两分钟时间想一想,你们在祈祷或默想时,如果想到耶稣,他会以怎样的样貌浮现在你们的脑海中?他是否在儿童中露出一副微笑的面孔?或是被士兵鞭打痛楚的面孔?
当然,信仰冷淡并不是目前教会生活的主流现象,调查中发现新入教者和一些堂区的福传小组信仰热情持续,福传热忱不减,尤其比一些老教友家庭出生的信徒福传热情更高,愿意拿出时间和精力参与各种服务和福传活动,比如重大节日的游行活动和家庭探访
来自香港的蔡惠民神父就中梵交谈的主教任命协议问题做了专题发言。
教宗与主教们的谈话长达约一个半钟头,所触及的主题包括主教牧职、照顾司铎,普世教会在福传使命上的诸多挑战,以及教宗方济各刚结束的拉丁美洲牧灵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