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也参加过他们的几次聚会,聚会的主要内容有读经、分享、见证、祈祷、唱赞美诗等。我常常想:是什么力量吸引他们乐此不疲地去聚会呢?而我们天主教的教友为什么就不能办一个社区学习聚会点呢?
之后,丁杨执事以“耶稣复活拉匝禄”的经文跟大家分享了避静道理。
抑制奢侈虚荣贪婪他要用怜悯 将熊熊爱火点燃他要用宽恕 将仁爱和平扩展他将勇敢地背起十字架牺牲奉献走在我们前边 树立光辉典范鼓舞我们战胜人生旅途的千难万险鼓舞我们朝更高的精神境界登攀我们都能沐浴他的救赎恩典我们都能分享他的喜乐平安我们都该效法他的慈悲
从“不可杀人”的诫命、先知们对正义与分享(如依58)的呼唤,到耶稣关于非暴力与爱仇的言论(玛5-7;路6),每一个读者,不论他是否是信徒,都可在圣经中为他们的伦理选择找到宝贵的指南。但这还不够。
从霸凌中获得‘治愈’的唯一途径就是分享、对话、聆听他人并花时间与他人共处,因为唯有时光才能建立关系”。
爱的人愿意与被爱的人分享,愿意与他结合,圣经正是为我们呈现了天主爱他的子民的伟大历史,这个历史在耶稣基督身上达至顶峰。其实,天主没有改变,他对自己是诚信的,他始终是爱。
面对某些司铎的艰难处境,俞枢机分享说:“作为圣座圣职部长,我感到更亲近司铎,更接近他们的希望和疲惫。”
巴塞蒂枢机对此表示:「教宗在主教团全体大会开幕时,便已嘱咐我们要分享时间、倾听、创意和安慰。这番劝言早就是一个能够推动的非凡计划,我们这些主教将努力在这方面携手合作。
藉着耶稣我们得因信德进入了现今所站立的这恩宠中,并因希望分享天主的光荣而欢跃。……望德不叫人蒙羞,因为天主的爱,藉着所赐与我们的圣神,已倾注在我们心中了”(罗五1~2、5)。
更有甚者:耶稣不只是一位勇敢的给羊群分享生命的牧人;耶稣更是善牧,他为了我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复活了,赐给我们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