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母亲虽不能再给我信仰上的鼓励之语,但母亲的信德却一直激励着我:“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
通过学习,学员们加深了对信仰的认识和了解,懂得了相关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特别是农技知识的讲授,使学员们开拓了视野,吸取了经验,为今后的发家致富大有裨益。
作为修女,能为社会、人群、病人服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在生活中事奉基督,实践信仰,感受主的大爱是多么惬意啊!生命的存在与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分享而不是自己苟活。
故事二;有一次,我和一位大学生探讨信仰问题时,他略带鄙夷地说:“你们天主教的教义实质上是‘罪感文化’吧!”从上述两个故事中,我们发现当今时代的人,无论是教友或教外人,普遍存在着对罪恶问题的淡漠心理。
他们在阵痛过后,并没有消沉失望,而是重新点燃了信仰之光。上世纪80年代初,宗教政策开始落实,唐山教友的信仰得到了大爆发,各堂口临时聚会点内人头攒动,大家积极参加弥撒及其他礼仪活动,以此表达自己的信仰。
演说的主题是《信仰、理性和大学:记忆与反省》。
陪伴老师也给出了建议:首先是信仰,要从小引导孩子对信仰的了解,让孩子懂得感恩,学会聆听,讲诚信,懂礼貌。其次是最好自己带孩子,可以让孩子从小体验到父爱和母爱。
全世界的青年正准备在圣若望保禄二世的故乡与教宗方济各共度美好的信仰体验。波兰教会和社会各界正在热切期盼教宗的到访。
在格鲁吉亚接受福音的光荣历史中,圣女尼诺作出了特殊贡献,用葡萄树木制成的十字架作为传播信仰的特别标记。教宗说道,这十字架代表主耶稣,祂是真葡萄树。
若我们不宣认耶稣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即便通晓信仰教义也无济於事。教宗进一步解释说:今天,耶稣注视着我们的双眼并问我们:‘你说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