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一下注视圣像吧,默想圣像所表达的含义,无论是耶稣的降生与受难、圣母的圣德芳表,抑或是圣人们的言行。圣像本身不是我们朝拜的对象,敬礼的是它背后所代表的神圣。
又伴随基督徒日常生活中鲜活的信仰实例,做对比、做深度的灵修反省,且将圣史马尔谷笔下所论述的天主子耶稣基督的二性一位即天主性与人性淋漓尽致地活脱在课堂上,使学员们明白了这位昔日走进伯多禄岳母家、走向死者拉匝禄、走近麻疯病人的耶稣
1970年代,著名天主教史学家方豪(1910—1980、浙江杭州人)在《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黄伯禄》传文末赞道:清末,江南教区,耶稣会与非耶稣会中、西司铎,人才辈出,黄氏为其中之佼佼者
小组人员深入家庭,每到一处给他们送上慰问品,并同老人及他(她)的家人一起诵念: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诵、奉献全家诵,深情歌唱我需要你耶稣和耶稣爱你,感谢天主对老人不离不弃的眷顾与陪伴,衷心祝祷老人,信德坚固
当我们认识到上主天主乃是我们生命及宇宙万物的根源而去敬拜他时,便会拥有来自天上的智慧,同时也会在天主诫命、圣经圣训、教会传承中看清基督徒的品德标准,然后再按这个标准处世为人度信仰生活,不断效法耶稣并实践他所宣扬的仁爱
两尊圣像的「相遇」具有象征意义;不仅重现耶稣背着十字架往加尔瓦略山途中与圣母相遇的一刻,更因为两尊圣像有着同一源头,而且「相遇」正好代表它们再度连接起来。
纵观旧约与新约,玛窦福音第一章:耶稣的家谱已经做出了完成历史的答案(耶稣君王与他犹太家族纯正血统)。另一原因就是犹太人歧视外族都是污秽不洁的民族。
圣经中撒玛黎雅妇人的悔改,就缘于耶稣的智慧神目。
但是,这些耶稣都已率先经历了,他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传扬天国的福音,拯救灵魂丧亡的人,直到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
耶稣也特别重视并重申说:你们的话该当是:是就说是,非就说非;其它多余的,便是出于邪恶。(玛5:37)但是实际状况如何?我们作为基督徒,建在山上的城,发光,作盐,遵守言语的诚实的诫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