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我们的信仰话语应是对基督奥迹的揭示或在言说中基督奥迹的临现,在言说中主礼与参礼达成生命沟通一起步入基督奥迹。然而,从我个人的经验发现,教友们的日常话语与礼仪信仰话语相差很远。
衰残的躯体困不住里面的生命,就这样牵着耶稣的手他穿越死荫幽谷,走进“会给我惊喜”的永恒家乡,复活节的真正意义,让我们恍然大悟。 望着弟弟缓缓地呼出好长的一口气,然后止住了呼吸。
原来,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因原祖亚当的背叛而沾染了致命的“原罪”,这就是说全人类灵魂的超性生命从此便全都死了;不过,至仁慈的天主当时就预许了要派一位救世主前来拯救世人,这位救世主就是在历史上两千年以前降世的天主子耶稣基督
本报总编张士江神父在追思礼上指出:“生命是一个奥秘,死亡也是一个谜,但对于我们基督信友来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只是改变。
我们要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首先要认识自己,在我们的身体之上更有灵魂,在暂时的生命之上更有永久的生命。所以我们在理性和信德的双重光照下,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理智能力。
这种信仰肤浅的教会生活,已经没有活力,没有生命力,没有感动,本该为灵魂的生命而信仰主,反而已经失去了灵魂的生命。这样一来,教会在教友中是死的,教友在教会中也是死的。
我们要肯定三点:天主存在,生命有意义,我有圣召。有一种生活态度叫“默观”。所谓默观,并非坐下看,而是放下一切,接受生命的事实。
努力付出,让身边的生命和我们一样精彩,我们的人生才更有价值,我们的生命才更有意义,我们的信仰才会更加坚如磐石。慈善事业是一项净化人心的事业,慈纳于心,善始于行。
以色列被她的主人带回祖国後,将参与生命战胜死亡、福乐战胜灾祸的胜利。就这样,子民得到了天主的激励与安慰。安慰这个词是多麽的重要啊!这些重归故里的人从那白白灌溉他们的泉水中领受生命。
耶稣在祂现世生命的每一刻都在谈论、实践和传播慈悲。藉着会晤人群、宣讲福音、治癒病患、走近弱小者、宽恕罪人,耶稣让人们看到一种普惠众人的爱:没有一个人被排除在外!这是普惠众人、永无止境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