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取了人的形体降临来到世界,就是为让我们学习祂的精神,更新我们败坏的人性”,郭神父在讲道中继续说道:“耶稣基督在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一生去效仿学习的,尤其是祂祈祷的精神——在山园祈祷时那种内省自修的品质
世界上有多少孩子盼望有人照顾他们啊!”教宗接着提到,许多夫妻"希望成为父亲和母亲,但因生理上的原因而无法做到;也有许多夫妻虽然已有子女,却也愿意将家庭的温暖与没有家庭的孩子分享。
他们拼尽了全力,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给了我们,他们对这个世界低声下气,他们在背后默默地辛勤地付出,他们不求回报,我们凭什么还有不满足之处呢?
教宗表示:“我们满怀信心地祝愿,疫情能被战胜,世界重新找到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节奏。”因此,教宗邀请众人,“让希望的火炬持续燃烧”。
然而,教宗指出,今天有人试图削弱这份传承,甚至要“废除历史教学,视之为有关过时世界的肤浅信息,剥夺认识当下的资源”。此外,教宗也点出,信仰的传递往往“缺少‘亲身经历’的热忱”,因而缺乏吸引力。
只有这份爱能战胜岁月的无情流逝、世界的残酷、平庸的罪恶,以及疾病与死亡所带来的倦怠。耶稣的受难与死亡,不仅仅是另一个痛苦与死亡的故事,而是维一能带给所有其他痛苦的故事(包括你自己的)真光与真正意义。
与此同时,教宗也指出仍笼罩世界的乌云:疫情尚未结束,东欧爆发了可怕的战争。教宗对在场的青年说:「往往是你们的同龄人付出最高昂的代价:不仅他们的生活遭到牵连、变得不安全,就连他们对未来的梦想都被践踏。
而同为耶稣会会士的教宗方济各在其通谕中也这样说了:“世界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而是一个令人喜悦的奥迹(joyfulmystery),人应以欢愉赞颂之情默观”(第12段)……有数位读者朋友私下和我沟通,
教宗说:“这是一个能够走出去迎接世界的教会,因为她在共融中得到训练。”因此,教宗邀请众人“成为共融与和平的男女,无论在哪里都能播种美好”。
10月7日,舍恩伯恩枢机接受HEUTE报采访时说,蔡林格教授被问到他是否真的遇到了创造世界的天主。他很实事求是地回答说:“人无法发现亲爱的主。这是一个信仰问题,而不是知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