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在基督复活的奥迹中,这些枢机和主教藉着死亡而进入了圆满的生命。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忍受了巨大痛苦,为福音作出英勇的见证。教会於每年11月纪念已故信徒,提醒每个人向往永恒的生命。
主耶稣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吗?(若11:25-26)我大喊一声:主,我信!
教宗方济各提及双方教会共享的「灵性联结」,呼吁要继续「彼此建设,共同追求平安」(参阅:罗十四19);「那是复活主赐予的恩典」。双方的灵性联结之一是在罗马圣克莱孟大殿内的斯拉夫人使徒圣济利禄之墓。
这是一组三联画,阖上时呈现出房舍的轮廓,在门外守护的是总领天使加俾额尔和弥额尔;一打开三联画,圣家用餐的景像便映入眼帘,左右两侧分别是雅依洛的女儿复活,以及加纳婚宴。
子民被派遣在世界上为基督作证,好使万民之光的基督藉著祂复活奥迹的温柔和慈悲的力量,将众人吸引到自己跟前。”教宗最后提到当代的许多见证者,他们是具有“合一胆量”的牧人和平信徒,有时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那是九月第一周,好友群里通知有一名家庭婚姻方面的心理学专家将来到我们所在的堂区举办为期一周的辅导班,神父希望我们合理安排时间,能来全程听课并领受恩典。
因为福音告诉我们,耶稣曾做过一个惊天动地的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必永远不死(若11:25-26)。
之后,“耶稣因圣神的德能,回到加里肋亚。
现实生活中贫困的、疾病的、患难的、身负重担的……他们就是拉匝禄,耶稣称之为最小兄弟的那些人。认识他们不难,只要我们戴上信德的眼镜,穿上基督圣德的外衣。
安多尼把一支蜡烛放在他手中,他的另一只手靠在胸前,握着救主的苦像,口念耶稣圣名,安然逝世,年46岁。时在1552年12月3日星期六的黎明前。遗体入棺时,一个混血儿仆人在圣人遗体上下,撒了几袋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