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圣座外交学院的学生们要接受锻炼的传教年的经历,教宗强调,在普世教会的边缘地区接受培育的这段时期将充实他们的个人经历,在人性、文化和语言方面受益良多。
同样,委员会还受命举办一些活动,其中某些活动已经成为普世教会的惯例,例如“24小时奉献给天主”、“世界穷人日”和“天主圣言主日”。
社会学家、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UCM)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埃斯特班·桑切斯·莫雷诺(EstebanSánchezMoreno)谈到了疫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以及它如何对最脆弱人群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教宗表示,「这项任务既迷人,又富含在普世教会核心的责任」。教宗强调了灵修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发现天主对每个人和对团体的计划。
作为普世教会的牧者,教宗方济各前往巴林,也是为了鼓励当地的天主教团体,其成员大多是外籍人士。该国大约八万名天主教徒当中,只有约一千人是巴林公民。
然而,在迦南妇女的故事中,“天主救赎工程的普世性已经体现出来”。面对迦南妇女恳切的祈求,耶稣提前了“天主的计划”,显得更为随和及怜悯。接著,教宗邀请众人反思那妇人的信德,这信德得到耶稣的称赞。
在同道偕行之路上见证福音的友爱团结这些日子,圣母学校修女会召开修会大会,反思如何“成为普世共融的先知性见证者”。教宗勉励这些修女继续她们的道路,并融入教会的同道偕行之路。
库蒂里耶建议,继续在每年的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举行,但是,将名称改为“普世为基督信徒合一祈祷周”。一九六八年,基督信仰教会理事会以及天主教会的促进基督信仰合一委员会秘书处联合筹备了祈祷周的宣传资料。
为此,一种全方位的长远工作策略应运而生,在普世、大洲层面、主教团、教区及堂区都可推行。此外,也建议在圣座建立一个由残障人士和专家组成的机构,专门面对“在教会内残障人生活的相关问题”。
其他受访者希望更加关注人的尊严和环境保护(分别是44%和41%),而31%的人强调了“普世友爱”的重要性。提升青年、平信徒和妇女的参与调查显示出,对教会的信任度相当于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