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一位行医的韩修女,经常把自己的收入施舍穷人。
其实,这个问题折射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不同渴望:我在等待什么样的救主?今天,我们也同样遇到若翰和每个时代的人遇到的同样的问题:我们在等待谁?
今天我们来为老人送行,他经历了现世数十年的考验,交上了人生的答卷;如今他离开这个世界,到阿爸父那里领受永恒的生命去了。
比如有人说,我拥有土地,拥有房产,但实际上你想想看,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后,这些土地,这些房产,就会换一个名字,就会换成其他的人拥有。
这是一种令人为之动容的感恩,触及每一个人、遍布整个世界,尤其当我们看到襁褓中的耶稣圣婴被放在马槽里的时候。教宗继续说,在年终感恩之即,我们必须承认一切美善都是天主的恩典。
如何在一个人人只关注自己的世界中保持开放的生活态度?应当与教会保持怎样的关系?福传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关于第一个问题:如何倾听天主的话?
老师,老……,那不是我烧的……不赖我……!下边一片哄堂大笑。原罪同样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属于“继承”!是元祖父母违背了天主命令,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教宗说:「在这些表演中,你们展现出认识世界和展望前景的各种方式:眼神始终充满希望、未来和梦想。」
教宗说,“上主知道,未来是通过你们青年而来到这片土地和世界,祂指望你们今天去履行祂的使命”。当天选读的福音是有关十童女的比喻(玛廿五1-13)。
为此,我希望你们为他人服务的承诺和热忱在基督福音的塑造下,让许多人,尤其是许多青年恢复生命的乐趣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