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呼市东堂为众炼狱灵魂举行弥撒祭献,大家手持蜡烛为众炼灵献上恳切的祈祷,求主垂怜,减免他们的炼苦,恩赐他们早日荣升天堂。行程中,本堂杨建民神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这三个堂口的教会历史。
如此种种,她硬是把一个人见人怜的苦孩子养育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天使,把一个医生预言“活不过3岁”的孩子抚养到8岁。意料之中,预料之外。天使还是去了……知情的人都明白,她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圣神创造差异与合一,塑造一个新的民族,五彩斑斓却保持合一,即普世教会。教宗强调,真正的合一,按照天主意愿的合一,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异中求同。教宗因而勉励要避免两种反复出现的诱惑。
家庭和,苦也甜。孝父母,常实践。爱儿女,理当然。遇烦事,笑坦然。灵魂事,常挂念。人间和,天上欢。无疾病,享天年。
为爱而生,受马槽之寒,我愿尚未了;为爱而死,罹苦架之惨,我渴犹未消!我还要做爱情的食粮,为了爱的圆满!君可知否?这爱情的神粮,竟成众矢之对象:无神者的轻慢,异教徒的讥讽!
从耶稣诞生到被钉十字架,从建立圣体到十四处苦路应有尽有。最早的一张是30年前的耶稣圣心像,最近的一张是2003年的新版耶稣宝血像。圣像种类繁多,设计新颖,图案别致,造型独特,异彩纷呈。
王健神父、丁世军神父、胡庆华神父、赵怀德神父和张兆平神父一起带领教友们从山下拜苦路,登上山顶教堂。
神父在讲道中劝勉教友们要为炼灵多祈祷、多行善工、多做补赎,帮助炼灵早日脱离炼苦,荣升天堂,获享永福。
上午8点30分,教友们在若瑟山脚下牌坊集合,张宪旺主教和季宝玉执事带领教友们开始拜苦路,在虔诚的祈祷和跪拜中,登上圣山,敬礼大圣若瑟。上午9点整在若瑟善终洞,以隆重的进堂仪式开启弥撒圣祭。
慈善是与乐和拔苦。社会慈善是推动公民参与,特别是信仰佛教的群众,来健全社会关系。二、引导信众入世举办慈善事业既是一种自觉行动,也应该是一种社会责任。没有社会众生的支持和供养,就没有佛教生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