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索萨·门德斯尽管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何种后果,他依然为那些难民发放了签证,无论他们属于什么国籍或种族,或拥有什么宗教和政治见解。
与此同时,耶稣会难民服务社(JRS)强调,在寻求庇护著中缺乏住房也是“一个严重问题”。“需要为露宿街头的人和遭受家庭暴力威胁的妇女与孩童提供住宿,但是当前最大的需求是帮助人们找到负担得起的长期住房。”
教宗回忆2016年探望难民营的情形说:“我依然记得那次访问,以及我与巴尔多禄茂大公宗主教、雅典的总主教希罗尼穆斯共同发出的呼吁,以确保为移民和难民、在欧洲寻求庇护的人提供人道和有尊严的接纳。
种族隔离结束后,他继续在南非和国际的层面上开展研究所的工作,组织论坛与排外、针对难民的暴力行为作抗争,并推动和平与捍卫人权的倡议,为和平和跨宗教间的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天的弥撒读经一选自《创世纪》,讲述天主向亚巴郎承诺他将成为万民之父,但亚巴郎和他的后裔必须遵守与上主的盟约。教宗用这段经文来解释法利塞人面对耶稣讯息时的封闭态度:他们错在「把诫命和天主的心意分开」。
在波黑战事如火如荼的时候,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祈求天主说:作为罗马主教,首位斯拉夫人教宗,我跪在祢台前呼求:‘我们的天父,人类之父,万民的父亲,求祢把我们从瘟疫、饥饿和战争中解救出来吧!
教宗说:若这恩宠的河水不流入天主的汪洋大海,它就会为自己工作,成了谎言之父的工程。教宗也提到虚荣心对掌权者的诱惑。他说:有多少领袖成了喜爱炫耀自己的人?权力使你有虚荣心!
领受耶稣的圣体,我们就领受祂的生命,成为在天之父的子女并彼此成为兄弟姊妹;领受耶稣的圣体,我们就与真实生活和复活的耶稣相遇。领受圣体圣事意味着进入耶稣的思维方式,那白白赐予的逻辑,分享的逻辑。
照样,你们的光也当在人前照耀,好使他们看见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在天之父。(玛5:14-16)如果是这样,那基督徒岂不成了世人崇拜的偶像,让与之接触的人崇拜他为神吗?当然不是这样!
这样的祈祷有耶稣许诺的效果,耶稣说过:「若你们中二人,在地上同心合意,无论为什么事祈祷,我在天之父必要给他们成就,因为哪里有两个或三个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