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院长安排他到天津读神学,同时在耀华中学读高中。高中毕业,适逢各种运动,修院被迫解散。他步入社会,在天津参加工作,娶妻生子。
他于2006年返回菲律宾后,担任帕拉纳克市罗盖提修院的神师和帕拉纳克市圣汉尼拔罗盖特中心的院长。2015年,他被派往澳洲工作。
他曾在马来西亚的槟城综合学院担任教职,之后还创办了新加坡牧灵学院(SingaporePastoralInstitute),并担任院长长达12年。他也在金文泰的圣十字架堂任本堂神父长达21年。
法国泰泽团体前院长艾乐思(Alois)修士表示,泰泽团体每天都生活在大公合一及多样性的经历中。他说:“教宗是对我加以肯定的兄弟,作为一个团体,我们需要一种确认。”
真福团体的厄里亚纳(ElianaKuryło)修女向本新闻网讲述说:「我们失去了所有附属建筑物、我们院长的住所,以及一对东正教夫妇多年来从事大公运动工作的亭子。
瑞典南部翁贝里本笃会隐修院院长加大利纳(Katharina)修女以这句话概括了团体的动力所在:在跟随基督中生活,其特点是静默、热情好客,以及深厚的灵修根基。
注重加强爱国团体建设,指导20多个省天主教两会换届,加快了基层爱国组织负责人的新老交替。二是深入推进神学思想建设。
第一任索诺院长,也是第一个踏上杨家坪的修士,他度过的正是最艰辛的一段。1887年他不再担任院长,可以回法国了。可是,他坚持留下,直到在建院十周年时默默去世,第一个躺在杨家坪修道院的修士墓地里。
他在70年晋铎后,曾于75至95年出任大叻大修院的院长。 他于99年获祝圣为美萩教区主教,直至2013年获委任为胡志明市总教区的助理总主教。调任胡志明市后,他亦担任美萩教区的宗座署理。
来自赫里福德郡院长尼尔.帕特森(NeilPatterson)身穿牛仔裤、芥末黄色外套及条子衬衫,打扮潇洒地在会议上发言,引来哄堂大笑和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