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问题和摆脱封闭状态的道路,始终在于不求回报地付出。除此以外,别无它路。让我们细心考虑这一点。」上主藉着先知要求百姓建造祂的家、重新建筑殿宇(参阅:盖一8)。教宗由此阐述了第二个词:重新建筑。
请你使任何人都不缺少一个家庭、一种亲情,以及照顾他或她的人;请你治愈向生命封闭的人,使他们向爱敞开心扉。阿们!(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你要感谢耶稣,永远只感谢祂,你也可以对身边的人说‘我与你在一起’,但不是用言语,而是用行动,用心,用具体的亲近——不要忘记具体的亲近——与哭泣的人一同哭泣,与欢喜的人一同欢喜,不带评判,不带偏见,不封闭
教宗表示,对圣保禄而言,宽恕人的罪是“天主之爱的首要特征”,但这也是“每一份大爱的首要特征,这爱懂得以善待恶,不将自己封闭在愤怒和沮丧中,而是坚韧并重振精神”。
第二处“在圣伯多禄大殿”,则只进行一次遗体移送,包含棺材的封闭及葬礼弥撒。教宗遗体安放于棺木中直接展示,而非置于高台之上。
教宗经常谈及使国家自我封闭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危险。因此,教宗看到渴望相遇,渴望超越隔离的世界,也看到带有创伤的世界,但这创伤却可以成为相遇的门户,例如兰佩杜萨岛或古巴。
“这是一种不自我封闭的目光,不把基督信仰的美好与创造力缩减成单一的祈祷、礼仪或牧灵行动模式;相反地,却要加以扩大、超越边界,聆听也在那些显然‘远离中心’的地方和教会发生的事。
事实上,圣召绝不是封闭于个人内心的宝贝,而是在充满信德、爱德与望德的团体中成长并巩固的,正如伯多禄继承人所强调的那样。“凡是倾听天主召叫的人,不能无视那些被排斥、受伤和被遗弃的兄弟姐妹的呼声。
教宗表示,天主子民在主耶稣身上看到了希望,因为祂做事和教诲的方式触动了他们的心,进入了他们的心灵,因为祂拥有天主圣言的力量。子民感觉到并在耶稣身上看到了许诺的实现,耶稣是他们的希望。
他在弥撒讲道中指出认识耶稣所必要的三种语言:头脑、心灵和行动的语言。 这人到底是谁?他从哪里来?教宗方济各从黑落德对耶稣的疑问展开他的弥撒讲道。教宗说,这个问题事实上每个遇到耶稣的人都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