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会议上宣读的福音,是关于载伯德的两个儿子雅各伯和若望要求耶稣让他们坐在祂左右的章节。教宗以这段福音内容为提示,对两种无法调和的逻辑进行了反省,即自我奉献和对权力的欲望。
教宗深入探讨圣若望宗徒这本著作的结构,把它的前半部分概括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谈的是处在祈祷中的会众,教宗指这个会众在聆听向他们说话的天主。他说:我们的祈祷首先必须是聆听向我们说话的天主。
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若望迈恩研讨会九月二十二日在香港闭幕,约四百位来自十多个地区的与会者对照东、西方灵修的异同,反思基督徒默祷的本质。
教宗在他的首篇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指出,若没有友爱,就无法建设公正社会及稳固持久的和平。他呼吁制造暴力和死亡的人放弃武力途径,并且谴责贪污行为和有组织的犯罪活动。
这些人原来是洗者若翰的徒弟,是若翰指引他们去跟随耶稣的。当若翰在约旦河为耶稣傅洗后,他指着耶稣说他就是天主的羔羊,于是有两个他的门徒就跟随着耶稣。耶稣转身问他们在找什么?他们答说:师傅,您住在哪里?
关于主日的来源,教宗说:“今天弥撒中的若望福音记述复活的耶稣在一周的第一天显现给门徒们,当时他们都关着门躲在晚餐厅中。八天之后,耶稣再次显现给他们。
(若13:34-35)向基督学习,遵守主的诫命,若仅是从外表仿效他的表率,那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真正的从内心深处宽恕得罪我们的人,并在生活层面上表现出来。
但他却有一个困苦的童年,父亲在他出生前三个月病逝,母亲因家境贫穷,无力抚养这个早产儿,曾恳切发出她的祷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于你。”
1959年1月25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罗马宣布他将召开一次大公会议,同时表达将邀请分离的基督教会一起来参加。这次会议使分离的弟兄,以制度形式得以在基督的大家庭中重聚一堂。
正如圣若望宗徒所说:爱就在于此: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先爱了我们。(若一4:10)在耶稣离世的前一晚,他向天父祈祷时说:你爱了他们,如同爱了我一样……使你爱我的爱在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