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鲜为人知的大陆部分主教在推动礼仪改革、中文弥撒、弥撒经书的印刷、普及中的作用;基督之侣的爱心活动;修生对修院教育的评价调研等等。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又主动请示去灾区帮贫扶困,在艰苦的环境中为灾民奔波服务。究竟是什么让马神父反时代精神、逆世俗潮流在铎职生活中不断地绽放精彩呢?笔者带着钦佩之情采访了马文杰神父。
教宗讲解主日的福音并勉励说,在祈祷中虔诚朝拜上主之前,应先去与我们的弟兄和好。教宗解释耶稣对犹太律法的态度说,耶稣愿意成全天主藉着梅瑟颁布给以色列人的诫命。这成全需要一个更高的义德,更真诚地遵守诫命。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说,领受坚振圣事的人表示他愿意做一名基督徒。要做基督信徒意味着要为耶稣基督作见证。他是个思想、感觉和作为都像基督徒的人。这就是言行一致的基督徒的生活。
日月的轮回生命的宝贵暂短,人们从电视屏幕中看到武而文神父虽然年迈多病,但仍神采奕奕,坚心定志;从高音喇叭中传出的弥撒诵经,朗朗有声。
他在弥撒讲道中指出,有些基督徒害怕复活的喜乐,耶稣愿意赐给我们的复活喜乐;这种基督徒的生活犹如葬礼,但复活主始终与我们同在。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圣神七恩,这一次他谈了超见之恩。教宗强调,超见之恩就是天主以祂的圣神光照我们的心,使我们领悟正确的言行举止和该走的道路。
教宗表示,慈悲联合会成员的所有服务,都从慈悲一词中获得意义。慈悲这个词的拉丁文字根,具有把心献给悲苦者的意思。这正是耶稣所做的事,祂向人的悲苦敞开圣心。
教宗方济各在弥撒讲道中表示,「这里说的植物的生长,也令我们想起耶稣的话:『天主的国好比一个人把种子撒在地里,他黑夜白天,或睡或起,那种子发芽生长,至于怎样,他却不知道。』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一直是个困扰人的问题,人虽拥有敏感的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但从有人类以来,人就一直在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物的关系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