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这样的眼光来解读教宗的举动,即使是那些引起了一些人震惊反应的举动,一如两千年前耶稣的行动所引起的反应一样,我们也会发现其中深刻的福传和传教力量。(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同时,他列举了许多可以在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找到的圣德典范,例如:“忠实地履行彼此的爱并敞开生命之门的夫妻;在各自职业中支撑家庭并合作传播天国的男女;怀着热忱追随耶稣的……年轻人;通过牧职将恩宠的礼物倾注于天主圣民的牧者
答案只能从耶稣那里获得,耶稣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玛16:24)。苦路经上说:背十字架就是该忍受天主所赏的患难贫病,及各人本分当尽之苦劳。
在那里,潜心绘画成为他终身的生活方式,而后,在1590—1595这个期间他完成了具有宗教象征意义的《耶稣抱十字架》。
我当即纠正了她:圣诞节是给耶稣过生日,不是给白胡子老头过生日,耶稣也不是白胡子老头,他在33岁时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我又把圣诞老人的来历和她讲了讲。
随后,教宗从福音出发,省思了耶稣在生活和使命的艰难时刻对天父的赞颂(参阅:玛十一)。当时,洗者若翰在监狱中疑惑耶稣是不是默西亚;耶稣在各村行了许多奇迹,却遇到敌意。
在《圣经》中,关于孝敬老人这一主题出现过10次之多,梅瑟五书中多以诫命定规警醒人们在白发老人前,应起立;对老年人要尊敬(肋19:32),特别是在天主十诫第四诫明确指出应孝敬父母,新约福音中主耶稣6次亲口提醒孝道
(肋19:18)约瑟夫·F·纽顿博士在自我反省中说:“人性中搀杂着伟大与渺小、善与恶、崇高与卑微。”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有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过失,谁能保证自己的一生不犯错误呢?
如南非黑人大主教图图,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印度德肋撒修女,法国神学家艾伯特·施维泽,瑞典神学家内森等。
(创21:10)3.达味打败培肋舍特人凯旋归来,受到人民拥戴,撒乌耳却担心达味功高盖主,于是心生嫉妒,多次追杀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