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鼓励信友们回应依撒意亚先知的邀请,「起来炫耀吧!」(依六十1),并在世上的许多流星中,选择跟随耶稣的明星。
神父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盖起一座新的天主教堂,让教友们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堂,把福音撒遍这片蒙古风情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撒上3:10)辛蒙召晋铎之日与全家人合影留念一步步走来,在品味使命之中,又催生出一种称之为责任的精神,且日趋明显。耳边时常回荡起当时院长的嘱咐:要为十年之后的羊群服务!
教宗说,有人会认为耶稣在挑选人员上不够明智,因为除了玛窦外,祂还召选了其他许多人,从最受人鄙视的地方选拔了他们,立他们为宗徒,例如撒玛黎雅妇人和许多其他的罪人。教宗由此谈到今日基督徒的蒙召。
当圣人派遣他的弟兄到撒拉森人即非基督徒的地方去时,建议他们不要去争吵或争执,却要迁就于每一个因天主的爱而受造的人。教宗说:不争吵,不争执,这也适用于司铎。
教宗引用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指出,这种动了怜悯的心是福音的关键动词之一。教宗最后补充道,耶稣也叫我们为那些在表面上不寻求天主的人祈祷。教宗说:耶稣不是为健康的人,而是为病人和罪人而来的。
耶稣,一如旧约先知依撒意亚所预言的,是上主的仆人,他把我们的疾苦背负起来,把我们的疼痛担负起来(参见依53,4)”。
借用依撒意亚先知的话,我们能够说:‘父啊,这里有战争、滥用职权和剥削的罪过,但我们知道祢爱我们,因此我们呼求祢:愿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间!
团体负责人李点红向神父提交盟约和派遣的名单,神父一一选读名单上的姓名和圣名,排队上前的青年组成员用撒慕尔先知的话回应那呼召——“主,我在这里”。
参与这场中韩合作抗疫的上海韩国教友团体神师金俊雨神父在接受信德网采访时表示:“就像给渴望救援的撒玛黎雅妇人送来生命之泉的耶稣一样,在医疗物资不足的艰难时期,中国朋友及神长教友送来的医疗物资成为了一股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