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地,跟随耶稣的群众看见祂所行的事,也说:「上主眷顾了自己的百姓。」贝尔格里奥教宗表示,「今天在这里,我们可以说:『一百年前,上主眷顾了自己的百姓,派遣了一个人,预备他担任主教并带领教会。』
《若望福音》记载,耶稣肯定了这一点,即望德绝不叫人失望。因此,教宗引用福音,解释说:「『凡父交给我的,必到我这里来。』这是望德的终向,也就是走向耶稣。『到我这里来的,我必不把他抛弃于外。』
教宗方济各12月4日下午在雅典的圣雕尼削主教座堂会见了天主教会的主教、司铎、男女会士、修生和要理教员,这是他抵达希腊后的第二项活动。这所圣堂是一座古老的建筑物,墙上的壁画都是福音故事的场景。
陕西宝鸡西山的风过山朝圣地有一尊2米多高的耶稣塑像,圣母山有一尊高大的露德圣母塑像,为朝圣地增添了光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塑像出自宝鸡名不见经传的教友亢义之手。
因此,身为基督徒,我们都肩负一项共同的使命,就是在不同处境中常怀喜乐作见证,以言以行、以耶稣与我们同在的经验,并在祂的团体——即教会内——喜乐地作见证。
当天的福音取自《路加福音》,记载一位法利塞人请耶稣到他家里吃饭,但这位法利塞人对耶稣饭前不洗手感到惊讶。耶稣则痛斥那种完全集中在履行法律条文的安全感。
原来是耶稣和老虎在说话呢。老虎向耶稣说:“主啊,我实在是有点饿了。在你身边真是不好受啊。一点好吃的都找不到。我想吃肉了。”耶稣说,“唉,这也难怪。你是受委屈了。这里没肉给你吃。
教宗表明,面对人类尊严被践踏,基督徒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或以宿命论地态度表示无能为力,却应像耶稣那样,伸出援助之手。
耶稣运用了几个简短比喻,为门徒指出「应走的道路,好能有智慧地生活」(参阅:路六39-45)。耶稣问道:「瞎子岂能给瞎子领路?」(39节)教宗解释说:「耶稣意在强调,领路的人不能昏聩糊涂,却要耳聪目明。
当天福音记述耶稣与尼苛德摩的对话。耶稣告诉尼苛德摩,人除非由上而生,不能见到天主的国。教宗以尼苛德摩的提问,这事怎样能成就呢?展开其弥撒讲道。教宗表示,这也是我们都会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