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传教士在泉州明末清初,天主教在中国传播时,祭祖问题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中国礼仪之争。至清末,基督教在中国新一轮的传播中,祭祖仍然是困扰民教双方的一个突出问题。
委员会以自身意识形态的人类性观念对天主教会提出的建议,涉及对天主教会关对避孕、堕胎、家庭教育和人类性观念作出伦理评价。
并编写了多种宣讲天主教教义及宣扬表彰好人好事的小册子,在主日弥撒结束后,散发给教友们。他编写的工具书有:《外贸经济英语用法词典》。
尤尼斯·肯尼迪·施莱佛1921年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
天主教传入西柳林约有300余年,原属山陕教区(1716—1844年),后属山西教区(1844—1890年)。从1890年起,属太原教区。1932年划入榆次教区历时50年整。
(《天主教教理》,第1084号)“基督生平的每件奥迹,都构成基督现在藉着他教会的仆人,在圣事中所分施一切的基础,因为在我们救主身上,有形可见的一切,都已通传到他的奥迹中。”
二.对穷人的关怀不以是否皈依天主教为前提:德肋撒修女对穷人的关怀,仅仅因为“穷人就是耶稣”。
单国玺枢机曾对他如此评价:他虽然足不出户,但是在华人地区天主教礼仪生活方面,他的影响却是无远弗届。
明显鉴于丝绸之路的传统,他不仅参加了西安基督新教的礼拜,也在当地与天主教主教见面,并访问了一所清真寺。
李公的逝世给教会带来了具大的悲痛,他的敬业和高尚恩德给天主教带来了赞誉和好评,要求进教者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