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教会史记载,隐居者圣保禄每日装上300粒石子,每念一段经文即抛去一粒,抛去300粒就是念完一天的经文。类似的记载甚多。在第四世纪以后,隐修士渐多,由独居的隐修生活变为团体的隐修生活。
相传,在1251年7月16日,圣母在英国剑桥显现给当时的圣衣会总会长圣西满·史道可主教,授与圣人棕色的圣母圣衣,并说:“……凡配带这圣衣者,必将获得特别的恩宠;带着这圣衣去世者,免受永火之罚,因为这是获救的记号
三钟经祈祷活动结束之际,梵蒂冈圣玛尔大儿科门诊的志工和罗马的一些祖父母和年长者替教宗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发送了袖珍版福音书,《圣史路加的慈悲福音》。
教宗表示,有一条希望的线,它连贯整个救恩史,是喜乐的泉源。今天教会告诉我们希望的喜乐。在弥撒的集祷经中,我们祈求天主守护我们对教会保持希望的恩宠,因为这希望不会令我们‘失望’。
圣史玛窦记述,洗者若翰在狱中听到了耶稣的所言所行,就派遣他的门徒去问耶稣是否祂就是默西亚。耶稣就以自己所行的标记作出回答:瞎子看见、死人复活、穷苦人得了喜讯(玛十一2-5)。
圣史们并未粉饰太平,反倒「宣报天主子的降生也卷入一场痛苦的悲剧」:黑落德的权力欲望横流,暴虐残杀无辜儿童,他们的母亲因而痛哭哀号。
梵蒂冈电台就这个问题采访了意大利贝加莫大学亚洲当代史教授卡尔迪罗拉(StefanoCaldirola),他说:答:罗兴亚人的问题已持续多年,但常被公众忽视,尤其在欧洲和美国。
但实际上童贞圣母告诉我们天主关切年轻人,并藉着他们推进一个与众不同的救恩史。问:法蒂玛圣母显现的讯息在一个世纪後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答:人不仅要在这个世界生活,更要抵达天主的世界。
至于其他的课程,比如圣经、教会史、信理、伦理、法典、圣事礼仪等科目,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来相帮我认识天主更清,爱天主更深,跟随天主更紧,从各方面来塑造我的人格,加深我与天主、与人的关系,在这和谐的关系中,使我的信仰和人格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圣史路加用了5个动词描述耶稣的举动:看见了她,叫她过来,给她说,给她按手,并使她痊癒。教宗强调,这是接近人的5个动词,因为一个善牧总是接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