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基督徒应有公祷的意识和习惯
2018-05-30

所谓意识,就是头脑的本能反映。所谓习惯,指持久养成的不易改变的生活方式。视祈祷如同每天穿衣吃饭一样,成为常态,是一天中不可缺少的事。

十字山朝圣记
2008-11-06

在朝圣者的队伍,有老人、孩子,也有妇女和青年人,很多人边走边气喘吁吁地念颂经文。

圣殿是表现爱的最好地方
2008-10-23

玛窦福音21章12-13节记载:耶稣进入圣殿,把面的商人、顾客全部赶出,又把兑换钱币者的桌子以及买鸽子者的凳子推翻。耶稣对他们说:“经上写着:‘我的住所做祈祷之所,但你们把它变成了贼窝!’”

中国古书中天主教信条的痕迹
2007-08-28

马若瑟神父于1698年来华,他在《春秋论》一书的自序中说:“瑟于十三经、二十一史、先儒专集、百家杂书,无所不购,废寝忘食,诵读不辍,已十余年矣……”他认为中国的《四书》《五经》以及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仅存下来的一些文献

小村大事
2012-05-07

这炮声是葬礼的讯号,村子的人们成群结队地聚集到十字街,赶来送故人最后一程。

一位越南女教友的信仰路
2014-06-11

神父的口中,我才得知她是一位越南的女教友,被人以特殊的方式带到了这边的农村,成为一位老实巴交的农夫的妻子。十几年的时间,她也学会了一些本地的方言,但是仍旧不是那么清晰明了。

求,就会得到!
2005-08-05

  耶稣在圣经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求,就会给你们,你们寻觅,就会寻到;你们敲门,就会给你们开。"(路11、9)。从我儿子身上遇到的二则故事,验证了耶稣许诺的真实性。

河北:爱在深秋
2015-10-26

自从神父宣布举办重阳节座谈会的那一刻起,老人们无不翘首以盼。经过几天的准备终于迎来这一天,虽然气温比较低可是也抵挡不住老人们的热火,本来预定老人九点报道,可是不到八点就有老人迫不及待的走入会场。

窑洞里的圣诞节
2009-12-29

时任高陵县一千多人大堂区本堂的余志毅神父(现在三原教区张二册堂养病,已有85岁高龄)为了躲避迫害,非常隐秘地来到当时只有一家教友的礼泉县泔河北胡家寨村。

爱在弥撒中
2014-10-15

圣堂有许多老人也有一些孩子,领圣体时大家都是从跪凳最后一排走到正对祭台的通道排队领圣体,如果老人不小心踩到水会滑倒,如果孩子不慎触到碎玻璃会划伤,于是,在讲道结束后,我到传达室找来笤帚、簸箕,把地上的碎玻璃和水清扫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