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容易误以为生命全然取决於自己的所有、成就和他人的赞赏;人们很容易误以为经济的成功只要靠利润和消费,误以为自己的个人欲望应当凌驾在社会责任之上!
为了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农闲时到附近的农场去打工,小小年龄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正赶上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经亲友的介绍、相互的了解、天主的恩许,我们走到了一起。
现在我深深地体验到,每月家里的经济条件虽不如过去好,如同玛纳不能留过夜,仅供全家每月的所需,但家庭的和睦、温暖、幸福指数却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这是我们夫妻俩最欣慰、最感恩、最满足、最真实的感受和亲身体会
金主教常对我说:天主特别降福上海教区,我们在经济方面的条件比国内其他教区要好得多,但我们不可以独自享用天主的降福,而要回馈教会、社会,与人分享。
教宗提到这座小城的培育进程在合一特恩的激励下盛开了鲜花,其中包括:不同圣召的灵修培育;针对经济和政治行为的工作培育;在不同的大公和跨宗教表达中进行对话的培育,接触不同信仰的人,以及教会和文化方面的培育。
(参阅:《愿祢受赞颂》,144号)」教宗指出,人在「剥削环境」时,「非但没有深谋远虑地思考问题,反而会单纯试图刺激短期的经济成长」。
我希望,一旦经济因素的阻碍消失,这对许多人而言将是不可避免道德选择,并最终成为主流。
在现在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中,我们努力拼搏挣钱时,要警醒别丢了最宝贵的自己的孩子,孩子能否全人成长,能否成才,就看父母怎么做了,(父母做对了,孩子就优秀了。切记孩子先学会做人才会成才。
如今已退休在家,因为爱看书,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书,经常看一些《十大经济案件》等盗版书,看完就大发牢骚,还和老伴吵架,弄得一家人都不开心。
教宗建议人们度“较为简朴和尊重的生活形态”,放弃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转向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及循环经济,聆听原住民的智慧,以便更好地与环境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