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3:30)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到正义在基督信仰、灵修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但在一般情形下在教会谈论正义这个话题时,大家很容易对照一下自身。当我们泛指教会时,到底对象是谁?
传统天主教灵修很强调「接受天主的安排,做好今天的本份。」因今天我们碰到的人、事、物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天主「送来」锻炼我们效法基督,成圣获永生的机会。
在堂区团体的层面,特别着重每次弥撒圣祭的每个细节,因为“教友们参与圣体祭……整个基督徒生活的泉源与高峰”(《教会》教义宪章,11);又或在堂区内组织“时辰颂祷”、朝拜圣体、团体修和礼等祈祷聚会,让堂区内每一位成员
就像张士江神父说的,天主教信徒这么多,可是公益机构、组织还不多,但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说现在已经开始了,而且从现在的势头上应该不会停下来。
在利玛窦神父的墓园上方,立着当时顺天府尹黄吉士所赠的方匾,上书“慕义立言”四字。
那时,打国际长途还不那么普遍,尤其是作为会士,我们不能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太贵,另一方面也与我们的神贫圣愿不相符合。虽然我那时是省会长,我也没有这样做,那是传教士生活的一部分。
道公图书室首先是由杨老师的两位学生张历新和蓝青提出的,他们两位的倡议,立刻得到了上海和平堂主任司铎牛素青神父和进德公益张士江神父的支持,此倡议有助于传送杨老师的大爱精神,激励后人仿效学习。
1937年11月9日,正值八·一三淞沪酣战中,经天主教耶稣会士、法国神父饶家驹斡旋,在上海设立了南市难民区,不仅缓解了难民问题,还促进了国际人道法的订立。
我先对正定孙神父的发言做些补充,然后再介绍一下张士江神父希望我多讲点的山西垣曲胡永生神父遇害的事件。对于文致和主教死后为什么老百姓不敢去收尸这件事情?这个就我所知当时他们是没有尸体的。
原题目:进德公益创办人张士江神父讲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今天,我们举行“进德公益”揭牌、“圣召暨教育基金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以及社会公益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