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堂口有她教授要理的福传声;三原教会的“益华小学”有她诲人不倦的讲课声;为加强和提高当时信友们的热心,她率先讲解并加入“圣衣会”、“方济各三会”、“玫瑰会”等诸多教友善会,大大促进了教友们的灵修。
我的信仰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我的内心,天主就是一切,只有天主才是我的挚爱。“天主就在我身旁,我不用害怕惊慌!没有天主的许可,谁也不能伤害我!”
女的梳着短发,圆脸,穿一件棉袄,怀里有一个婴儿在吃奶。以孩子的年龄推算,两个人岁数不大。我发现,女的门牙缺了一颗。他们的脸上布满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衰老和疲惫。
倒有非写不快之感。故而在此请您分享吧!那是六十年前(1945年)的一个麦收时节,听长辈说这年麦子长得好,人们的心情也特别高涨。
有一天,他偶然读到一本《在炮火中如何保持心理平衡》的书,被深深打动了,他开始给年轻的女作者朱迪丝写信,经过三年的通信,他们相爱了。
哪里有上主,哪里就有慈悲。圣盎博罗削也说:‘哪里有严厉,哪里就有祂的执行者’。因此,固执对使命构成考验,向慈悲发出挑战。
您对这次访问有何期待?你们有何愿望呢?答:我们感到特别高兴,满意,也深受触动。教宗的访问当然具有牧灵性质,但也具有象徵意义,它与几个月前公布的教宗通谕《愿祢受赞颂》如出一辙。
教宗特别指出,青年人应当获得希望,有机会接受适当的教育,获得有偿的工作,尤其应当有机会完整地参与社会生活。关於年长者,教宗表示:他们是每个民族的活记忆。
因为在我们的想像中,救恩必须来自壮烈的大事;我们以为唯独有权、有势又有钱的权贵才能拯救我们。然而,天主的计划却截然不同!人们感到鄙夷,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为何救恩尽是来自天主的简朴小事。」
有这样一位父亲我们便有了希望,有了信心。